盧象升這句“大帥深謀遠慮,斗不如也!”發自肺腑的贊揚,張平安沒有自得。他有一種危機意識,破奴軍這次進攻科爾沁,由于他親自上陣指揮,全軍上下士氣高昂。這本來對普通戰兵來說是件好事,關鍵是每個帶兵統領們都有一種輕敵意識。他們都一致認為,有張大帥帶隊,打不贏才是怪事。
作為一軍統帥,張平安沒有盲目樂觀,在他看來這次大戰過后,破奴軍也該消停一段時間,好好地整訓一下才能進行下一場戰爭。王華出使**,特地在科爾沁停留了十天,把科爾沁主要地形基本摸透。所以,張平安認為,只要他小心應對,立于不敗之地還是有些把握。關鍵是盧象升能否防守住破奴城外圍防線,要是破奴城外圍防線有失,他必須帶領大軍回師救援。
那這場準備了一年的戰役,很有可能象諸葛亮幾次出兵祁山一樣無果而終。這種得不償失的戰爭,張平安可不想重蹈覆轍。他這次戰略目標明確,就是想打得女真數年不敢窺視破奴城。只有這樣,他帶領破奴軍與蒙古林丹汗展開決戰時,才沒有后顧之憂。因此,他面色鄭重地向盧象升小聲叮囑。
“建斗,我帶大軍離開后,你一定要守住破奴城外圍防線。使用白磷彈時,切勿有任何顧忌。女真老奴乃是大明心腹之患,我不管大明官員如何看待我的為人,我真心想我大明徹底鏟除這個禍害。你在破奴城任重道遠,萬萬不可大意!我估計,以老奴那個小心眼,為報仇雪恨,救援蒙古科爾沁他一定會親自上陣。要是老奴走了,在廣寧的女真統帥,一定會是輔政皇太極。對待此人,建斗一定要多加小心,皇太極心機深沉,是個連我都忌憚的梟雄人物!”
當張平安說道皇太極是梟雄人物時,特地看了一下盧象升的面色。當張平安看到盧象升堅毅的神色中,有些許遲疑,灑然一笑道:“對于皇太極你也用不著太過擔心,他也就算有謀略,我看也比不過建斗你。至于在具體戰法上的變通,他皇太極不如我!其實守住破奴城外圍防線不難,王華的鎮虎堡,以及大寧北面通往朵顏部的山道嚴防死守,即便是有小股女真人穿越了防線,也形成不了太大的危險!”
張大帥與盧象升剛剛交流完畢,各部統領依次坐在張大帥身邊馬札上,黃志部火銃兵演練正式開始,黃志為演練部隊,把火銃好手集中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單薄的雙層防線。另外,黃志部還和平常一樣,排列成三排進行輪番射擊演練。黃志部火銃兵中的老兵,射擊后換彈速度那叫一個快,新兵才打一輪,他們就開始打第二輪了。不過,黃志的這種集中老兵快速射擊的做法,張大帥卻并不看好。
黃志部這種能快速換彈的老兵,僅僅占到該部總兵力的一成。這種戰法到戰場上應應急還行,要推廣就有些不現實了。畢竟絕大多數的火銃兵,達不到那種速度。不過,黃志部三段擊裝填射擊速度高出其他部隊不少。黃志部火銃兵在頭盔上縫了個裝彈藥的小布帶,經過訓練后,火銃兵從頭盔上取彈藥比腰間取彈藥又快了一點,別小看快這一點,在戰場上或許就是生與死的速度。
對于黃志部的這個創新,張平安表示認可,并當場下指令全軍推廣。在黃志部進行隊列行軍演練中,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東西,直到銀狼營行軍中轉換成進攻隊形時,讓見多識廣的張大帥眼前一亮。黃志部一隊三百人行軍隊列,在進入進攻狀態時,快速分成三個百人小戰隊,每個戰隊前有二個游弋小隊,每個小隊三人。從他們頭盔后部圓形白漆標志來看,他們應該是伍長。正是由于破奴軍中有神槍手在戰場上擊殺敵人軍官的戰法,所以,破奴軍軍官和伍長在上陣時,所穿盔甲與普通兵士一樣。為在戰場上區分軍官和伍長,只是在他們頭盔后部標記白漆,長條是軍官,圓圈為伍長。
在戰場上穿標示戰袍的高級軍官,如沒有必要也不喜歡刻意顯擺。他們一致認為,連平時最愛顯擺的張大帥,都不愿意在戰場上做刻意打扮,他們也少了在戰場上找死的念想。破奴軍**軍官保持低調在前線指揮作戰,并不怕士兵認為他們膽小,一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破奴軍的帶兵軍官,就算他們身上穿得是破麻片,也不會削弱部隊的士氣。
張平安從這幾個伍長手中使用的線膛火銃看出來,他們一定是百人隊中神槍手。他們在與敵發生遭遇戰時,率先解決敵人軍官,打亂敵反應速度,為己方贏得防御或者進攻時間。看到這里,張平安起身擊掌叫好:“銀狼營不愧為破奴軍使用火銃先鋒!贊!大贊!”
張平安對黃志部銀狼營的夸贊,讓他右手面破奴軍利刃營都統領胡明有些看不上眼。“大帥!我怎么就沒看出這個陣型有多少好處,要是與敵遭遇,比得是誰反應快,誰更有膽氣。搞這些花活有多大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