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膠著的戰場,處處刀光血影,進攻回軍老營的破奴軍在張通的指揮下,并未放出“決死”戰車。破奴軍進攻鬼刀隊發現回軍老營修建的極為不結實,其原因就是把修建營寨的材料運送到進攻馬頭巖部隊,而回軍統帥馬騰耀根本就沒有想到破奴軍會進攻他的老營。盡管馬騰耀也知道老營修建地不堅固,卻自持老營兵多將廣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張通也是員戰場老手,他發現回軍的這個弱點后,叫停了“決死”戰車的沖鋒。而是用戰車做炮火掩護,火銃兵進行中距離護衛,鬼刀隊保護蒙古牧奴用犍牛拖垮回軍寨墻。站在高臺指揮的馬騰耀立刻察覺到危險,下令老營所有人包括老弱婦孺修建新寨墻,堵住回軍營寨缺口。
回軍也明白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有絲毫退縮,他們的弓箭手利用上風口的優勢向破奴軍射出仇恨的箭矢。回軍老營中年老的男人,哭喊著推著曾經裝運糧草的獨輪車向躺滿回軍尸體的空地運送沙土。
他們要在這里組成新的防線,阻擋破奴軍向回軍老營縱深的進攻。數萬回軍老弱加入到修建新防線的死亡之旅,他們在破奴軍開花彈與火銃鉛彈的雙重摧殘下,不懼死亡向新防線一車車運送沙土。血肉橫飛的戰車上這些老弱用他們孱弱的身軀,漸漸筑起一道矮墻,這是用鮮血和尸骨混合沙土鑄就的矮墻雖然不高,卻堅不可摧。
殺人如麻的破奴軍官兵,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都不自覺地太高了手中火銃的槍口,銀色面甲后的淚水模糊了他們的視線。這些百姓嘴里的呼喊聲使得破奴軍將士聯想起自己在家的父母,以至于,他們不忍向回軍大營中搬運土袋的百姓發射鉛彈。
吃完飯后一直在觀陣的張平安,坐在高倍望遠鏡前靜靜地看著這一切,馬騰耀派出老弱婦孺拼死反抗,成功消弱了破奴軍進攻意志。看到這里,張平安的臉色有些鐵青,張通這人打外族人時從不手軟,可面對大明百姓始終下不去狠手。他第一個失誤在于沒使用“決死”戰車,沒能快速地打開戰役缺口。第二在突破回軍寨墻后,沒有鞏固已有戰果給回軍留出了反應的時間。
張通的第三個錯誤在于明明破奴軍弩炮可以推進到回軍寨墻邊,對回軍營寨內馬騰耀指揮高臺進行炮擊,張通卻沒能這樣做,而是繼續毀壞回軍柵欄寨墻。雖然張平安看到了張通在指揮上的種種不足,他并沒有下令撤換張通的指揮權。常年打仗的經驗告訴張平安,臨陣換將乃是兵家大忌,這將對張通今后的指揮留下濃重地陰影。
在張平安看來,一個戰將的成長離不開血的教訓。這次破奴軍入關,基本達到了練兵和練將的目的。趙光明、古新、李慶水臨戰指揮的得法,證明了他們都可以獨當一面。黃志更是在戰爭中創新了火銃戰法可喜可賀,連胡明這個滾刀肉在他的淫威下都表現得顧全大局。至于對張通的不足,他可以在戰后單獨教導,既保全了張通的臉面又可以不讓張通留下瞻前顧后的毛病。
張平安認為,回軍戰力較差在這里得到的教訓,破奴軍的傷亡不會太大。要是對戰蒙古林丹汗或者女真皇太極,就不敢有絲毫的失誤,那樣的話破奴軍的損失一點不小。不過,看到破奴軍由于面對老弱不敢對戰的怯懦,張平安狠下心調杜小山帶督察隊上前線督戰。
當張平安把望遠鏡轉向黃志馬頭巖陣地時,心情愉快了不少。黃志部破奴軍把回軍盾車損毀殆盡后,逐步向陣地回撤。黃志的這種戰法極符合張平安的胃口,在遠距離殺傷回軍的有生力量是張平安的既定方針。黃志部火銃兵一面射擊,一面有次序后撤,輪番的火銃射擊令回軍不敢輕易追擊,回軍在破奴軍火銃兵的打擊下追出一步倒下一片。
回軍副將馬德勇在把破奴軍田鵬山地部隊趕出連營后,正在鞏固營寨防御,他沒機會進攻馬頭巖陣地。當他在想配合正面進攻馬頭巖回軍時,天色已暗,馬德勇也知道回軍戰力幾何,夜戰回軍還沒有那個能力。鑒于回軍收復了寨墻,他只得傳信給他的父親馬騰耀,待天明時分再向馬頭巖破奴軍陣地進攻。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