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虎成也不嫌人頭臟臭,他把人頭抱在懷里,向北一拱手:“大明神宗皇帝生前有旨:斬殺建奴者,賞銀四十兩!怎么著?你敢說神宗皇帝的旨意是戲?我看你是想造反!告訴你吧,不讓我進去,我還就不去了。給臉不要臉!你要三十兩銀子是吧,你給老子記住了,拿三百兩銀子求老子給你奏疏。爺爺我住五福貨棧。兄弟們。咱們走!”
說完,趙虎成翻身上馬,帶著一幫人就走。這下在兵部衙門口看熱鬧的官員,一下全炸鍋了。紛紛往各自衙門跑,去向自己的上官匯報這個稀奇事。
坐鎮兵部衙門,心神不定等待奏疏的孫承宗。在得到這個消息后,一陣惡寒。他從破奴軍信使的這番表現,看出了張平安可怕的算計。孫承宗早就得到消息,這次帶隊報信的破奴軍千總,就是被晉商滅門的前錦衣衛百戶趙虎成。張平安不但對此人有救命之恩,從趙虎成如今的官職看,張平安更是對他重用。
張平安看來是在試探朝廷對待破奴軍的態度,要是張平安覺得朝廷怠慢他,一定會起反意。更何況這奏疏中有盧象升的一份,要是朝廷不能掌握破奴軍在這場戰役損失情況,將為大明無端樹立一個兇惡的對手。從哪個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個不理智的決策。
于是,孫承宗吩咐下去,要是不能在下午看到奏疏,分管官員自行去錦衣衛召獄報道。這下兵部衙門頓時亂成一團,紛紛湊銀子,讓阻擋進門官員姚成去請破奴軍信使回來。至于八品小官的姚成,待拿到奏疏后,再慢慢地折磨他。
手捧銀子的姚成,跪在五福貨棧門前,苦聲哀求。不過這次趙虎成很是大度,親自走出大門,把奏疏給了他。這讓姚成陷入云霧當中,不過他不敢怠慢,給趙虎成磕頭感謝后,抱起奏疏就往衙門跑。
終于看到奏疏的孫承宗,仔細地把兩份奏疏翻來覆去看了五遍。這是兩份訴求不同的奏疏,張平安奏疏中,把整個戰役的過程用春秋筆法寫得十分簡單。根本不提破奴軍解救大明人口情況,只是強調破奴軍戰損嚴重。要求朝廷為破奴軍提供糧食,還恬不知恥地要求朝廷為破奴軍有功人員,讓朝廷批發誥命夫人頭銜。
在張平安的奏疏中,有幾點引起孫承宗高度重視。一是他解救了一個重要人物,就是代王世子朱傳齊。還有就是繳獲了大元朝的傳國玉璽,并附上五個章樣,請朝廷復核存檔。
這一人一物大明朝廷必須要掌握在手中,要不然,大明朝廷的臉面就沒處放了。同時,張平安還打了大明朝廷的臉面,他不經朝廷任命,就往京城派出破奴城宣慰使司經歷宋美新。正是因為他手里有好東西,盡管被打臉,朝廷還不能不補發任命。
破奴軍甚至提出,為皇帝獻俘,破奴軍特意準備了三千模樣周正女真俘虜,以及二萬蒙古俘虜。從這點可以看出,破奴軍抓住的俘虜人數一定不少,連女真明奸部隊充數都沒想過。
更讓孫承宗疑惑的是,張平安居然派出了兩路使者,其中一路還是走廣寧山海關一線。這一路太奇怪了,首先他們要通過蒙古朵顏的地盤,還要路過女真人占領的廣寧,這人孫承宗百思不得其解
作為官場老將,大明閣老孫承宗隱隱約約感覺到張平安這樣做居心不良,在小狐貍張平安沒出手前他還是不想從壞處著想,即便小狐貍有陰謀,他還是準備下令,一旦這一路破奴軍使節路過錦寧防線,駐防遼東的大明官軍予以無條件放行,并在糧草上給予支持。
相對而,盧象升的奏疏就詳細多了,他仔細地匯報了破奴軍與林丹汗決戰的每個細節。通曉軍事的孫承宗在里面發現了破奴軍強橫的戰力,雖然盧象升對破奴軍與女真聯軍決戰的細節語焉不詳。卻道出破奴軍一個威力巨大的武器“白磷彈”。
在盧象升的奏疏里表露出,破奴城百姓以及破奴軍軍官,還是希望得到朝廷的認可。所以,對張平安批發誥命的請求,希望朝廷多加考慮。盧象升還在里面提到了傳國玉璽可能是真的,還有就是他親自見到了代王世子朱傳齊,并驗證過藏在他身上的玉蝶。
在奏疏里盧象升還提到,張平安嗜殺成性。為解除內心煩躁,親殺六名蒙古千戶取樂,還一次性坑殺了二十余萬女真漢軍旗俘虜。對待俘虜女真下屬的蒙古人,更是殘忍,居然搞出一個五萬人的尸海。破奴軍雖然在這兩場決戰中損失不小,但絕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這兩場大戰,破奴軍陣亡約一萬七千人,受傷人數達到四萬六千。但是,張平安通過殺俘,把五萬輔兵變成了補充戰兵,迅速補足了破奴軍戰兵損失。況且,破奴軍非常重視戰場救援,受傷的戰兵中將有七成能重返戰場。破奴軍真正的戰力不降反升。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