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比不上后世金屬子彈,但比定裝火藥強數倍。使用定裝火藥,必須先用牙咬開火藥封口,再把火藥用通條壓實,再裝彈頭,用通條把裹著防漏氣布的彈頭,再次壓實。還得用專用火藥裝在火銃引火槽中,然后才能射擊。
破奴軍如今的火銃,根據張平安的設計,只需把柱狀子彈,直接用通條壓進銃管,在擊發口按上火帽,即可射擊。
一個熟練的破奴軍火銃老兵,在第二排射擊后,基本上已經把打空的火銃裝填完畢。三段擊已經比較保守了,劉沖還留預備隊的做法,顯然有些杞人憂天。
這些都不是張平安張平安張平安關注的重點,他只關心結果。對于這些不妨礙最終結果的戰場細節,他也就在戰后總結時,講評一下。
關注戰場的張平安非常滿意破奴軍火銃的穿透能力,盡管女真明奸部隊用盾牌快速推進。在破奴軍火銃射擊后,這些盾牌就像紙糊的一樣,瞬間被鉛彈洞穿。盾牌后的敵軍,只要被鉛彈擊中,沒一個好的,不是被胸前開個大洞,就是被打飛了胳膊。
由于破奴軍火銃手,瞄準基點集中在人的上半身。所以,被擊中大腿的敵人很少。只要被鉛彈打中,死絕對是最好的解脫。那些沒死的,很多看著自己碗口大的傷口,痛苦地倒地哀嚎。
特別是被擊中腹部的敵軍,許多還絕望地丟下手中的武器,把流出的血肉模糊的內臟往肚子里塞。更倒霉的是被打斷脊柱了敵軍,上半身還能動彈,下半身則沒了知覺,連想翻個身都不可能。
于是在戰場上出現了一個奇特的景象,劉沖帶領的破奴軍火銃兵隨著戰事順利,緊張的心情就越放松。破奴軍老兵們都知道,新兵上戰場成長最快。不管這個新兵在訓練場表現多好,第一次上戰場都只能發揮出平時戰力的一成。
順利的戰事下,新兵的戰力可發揮出五成。所以,破奴軍陣位上一片白煙冒起,火銃爆豆般炸響。對面女真漢軍旗的明奸們,就會很配合地表演往后倒地的動作。他們的木質盾牌,被鉛彈強大的穿透力貫通,四處飛濺的碎木屑扎在他們沒有防護的臉上。
可破奴軍的火銃鉛彈才是最致命的武器,經過多次訓練實驗士兵們發現,在破奴城嚴寒的冬季,破奴軍張大帥發明的一體式子彈有個問題。由于野外極寒破奴軍火銃的子彈往往裝填不進受冷槍口,經過不斷摸索,他們每次在冬季戰斗前都會在火銃里預先裝填一顆子彈。
火銃射擊出第一顆鉛彈后,自然加熱了槍管,往后再裝填鉛彈就會非常順利。這就是在更加寒冷的三九天,破奴軍火銃能像平常一樣持續有效的射擊。在破奴軍火銃火銃有效打擊下,女真明奸部隊的陣線不斷向后撤退。
坐鎮破奴軍軍陣**指揮的劉沖,也看到了自己用兵的保守。這就向張大帥說得那樣,女真部隊與破奴軍部隊之間存在對戰爭理解的觀念問題。破奴軍張大帥熱衷于發展熱兵器,而女真**由于對大明作戰連戰連勝,死抱著冷兵器時代鐵騎長弓戰法。
對大明軍隊出現的火器部隊,表現出極度不屑。雖然女真人在戰爭中善于學習對手的戰法,也對火炮在戰爭中的作用有充分的認識。可他們對火銃的認識始終沒有重視,以至于在兩軍短兵對決中,一直處于弱勢。
就拿這只漢軍鑲黃旗部隊,除了四成有盾牌外,更多的是手持長矛的步兵。明奸他們身上披的棉甲,對大明慣用射很短的三眼銃來說,具有一定的防護效果。但對于破奴軍大威力,長射程火銃來說,也就頂多是個心理安慰,根本起不了什么有效保護作用。
明奸戰兵的求戰意志比大明官兵強很多。因為在明奸心中有個夢,這個美夢就是皇太極貝勒搞得軍功授畝之策。這個不被破奴軍張大帥看在眼里的政策,卻在明奸心中發揮了巨大觸動。
因為,在遼東被女真外族統治下的大明人,他們已經沒有回歸大明的希望。祖祖輩輩生活在遼東的普通百姓,對自己被奴役的命運已然認命。這時的百姓為生存的更好,就盼望有個青天為他們的生活做主,哪怕這個青天是個外族人,都會被他們接受。所以,女真皇太極貝勒這個軍功授畝政策一出臺就得到遼東百姓的擁護。因此,破奴軍統帥張平安才在這場大戰中,一次次地看到了明奸們強悍的戰斗力。
回到當前戰場,早前宜齊芬涅賀見突圍部隊,在離破奴軍還有六十丈時,破奴軍就開始射擊。心里暗自高興,以為這次有突破破奴軍封鎖的希望。
很快宜齊芬涅賀就發現自己的想法大錯特錯。他看到破奴軍并不十分厚實的軍陣,發射出持續的火銃子彈。把他的部隊軍陣,像剝白菜般,一層層地剝下。而且死傷的士卒,倒地后沒有一個能再次站立。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