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及完本感
黃帝紀元四八二二年七月,就在冉明出海的三個月后,一艘隸屬大魏聯邦帝國南洋開發總公司的蒸汽貨輪“遠安”號,抵達澳洲。船員和水手與當地人交流發現,澳洲從來沒有發現太上皇的蹤影,遠安號等到黃帝紀元四八二二年九月這才返回魏國本土。這才得知冉明乘坐的戰艦“皇家方舟”號居然離奇的失蹤了。
對于魏國首創自動退位的皇帝冉明,魏國臣民是打心里敬重,在冉明在位的二十五年時間中,魏國領土擴大了三倍多,而人均收入增加了上百倍。大魏聯邦帝國本土,完成了八年義務教育工程,但凡從六周歲到十四周歲的適齡兒童,無論男女,都可以接受國家免費教育。而且其監護人不得阻攔其就學。
冉明在位期間,大力推廣平民醫療工程,截至到黃帝紀元四八二一年底,魏國本土二十七,幾乎所有鄉鎮都擁有至少一所可以承擔如接生、緊急救治和衛生防疫工作的衛生院。冉明提高魏國臣民的生活水平,讓魏國人均壽命達到了七十三歲。而且新生嬰兒夭折率已經降低了到了千分之三以下,而在冉明之前,華夏嬰兒夭折率哪怕在皇室,也不會低于百分之二十。
冉明一切努力為百姓臣民付出,成績和用心,都是有目共睹的。不過此時冉明卻失蹤了,而且駕駛著一艘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列艦,其火力之強,哪怕遇到一支中小型艦隊也可以保持立于不敗之地。但是偏偏冉明就失蹤了。況且冉明隨行還有八艘護衛炮艦。這些護衛炮艦雖然沒有皇家方舟號龐大,但是也是這個時代的
在這個時候,魏國一些流開始傳出,而且矛頭直指冉昀這個大魏帝國第三任皇帝。冉昀承受了極大的壓力。為此冉昀下令大魏帝國海軍部隊全體出動,認真仔細搜索冉明的蹤影。
在魏國國家機器動員下,魏國軍民共出動上萬艘艦船開始進行拉網式搜索。但是搜索了三個月,直到黃帝紀元四八二二年底,仍沒有具體消失。
隨著冉明消失的消息傳開,大魏聯邦帝國一片哀鳴。
大魏聯邦帝國第三任內閣首相王猛道:“綜合我們得到的情報,太上皇所乘坐的“皇家方舟”號最后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是四月二十一日酉時三刻,隸屬于江南商貿總公司的遠洋226號鯊魚級運輸艦曾在夷州海峽與“皇家方舟”相遇,我們查問了四月二十一日起,至四月二十四日,自鎮遠(呂宋島)方向所有向北行駛的船只,共七百三十一艘艦船,皆無人與“皇家方舟”相遇。而自四月二十日開始,至四月二十六日止,自東萊、營口,不其、朐縣等港口出海向南洋方向行駛的船只,一千二百九二艘,皆無人與“皇家方舟”相遇?”
“難道這“皇家方舟”憑空消失了嗎?”冉昀向皇家科學院等負責研制“皇家方舟”的專家問道:“皇家方舟”號是不是遭遇了風暴沉沒了。”
一干科研文職官員把胸脯拍得震天響:“皇家方舟號絕對不會被臺風掀翻。雖然在遇到超強臺風時,會對戰艦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卻不會掀翻皇家方舟號。”
同時也有一**官員表示,當天那個時段,并沒有接到相關海域有風暴的報告。
可以排除冉明遭遇了風暴沉沒的意外。
可是冉明真正去哪兒了?不過絕對可以排除風暴說,因為冉明不僅率領大小九艘戰艦,還有三千余名軍隊護送,即使遭遇了風暴,也不可能讓這數千人憑空消失。
冉明其實并沒有遭遇風暴,也沒有消失,而是在進南洋之后,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然后向大西洋行駛。冉明的皇家方舟號設計續航能力是一萬零五百海里,不需要補充燃煤,不過其護衛戰艦卻只有五千四百海里的續航能力。當然,煤炭在此時已經不是稀罕物了,魏國南洋跑著無數商船,滿世界找這些東西。冉明有足夠的能力抵達歐洲。
要問冉明如何做到自己消失的。其實很簡單,皇家方舟號只是正常行駛,而且沿途也有很多艦船與皇家方舟號相遇。只不過,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冉明的威望太高了。冉明一紙命令就可以讓魏國海軍軍方和民間艦只集體失明,制造出了冉明失蹤的假象。
要問冉明去干嘛了,冉明其實有一個夢想,就是當海盜。當冉明在夷州海峽,其實也沒有想過要這么消失,只是海倫娜思鄉情切,她想回羅馬帝國看看。冉明不忍心看到病重的海倫娜失望,就命令戰艦轉向。后來,在遇到一只流浪的海盜船時,冉明突然腦洞大開,提出要去歐洲當海盜,結果得到了王芷蕾這個暴力女的熱烈擁護。大魏帝國皇帝冉明就這樣消失了。
冉明這樣消失,其實有兩重用意。首先是可以遠離眾人的視線,你做一個他最想做的海盜,讓歐洲提前知道鍋兒是鐵造的。其次是考驗冉昀真正的能力和自制力。一旦冉明活著,冉昀會克制他的權力欲望,可是一旦冉明“死了”,藏在冉昀心中的魔鬼,就會被他釋放出來,然后對大魏帝國制造重大的麻煩和損失。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胡作非為,或是肆意篡改冉明制定的大魏帝國憲法,冉明也可以再出來收拾殘局。
雖然冉明的消失給魏國朝廷造成了一定的動蕩,不過總體還算穩定。無傷大雅,冉明一直觀察著冉昀,不過冉昀比冉明想象中的要好得太多了。結果冉昀同樣當了二十五年皇帝,最后把皇位傳給魏國第四任皇帝冉儀。結果當了不到半年太上皇的冉昀,同樣選擇了乘船出海然后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