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至明清,大漢血性未冷。縣學和鄉學的學生,年紀都不大,有的還是十二三歲的孩子,可是皇明的事跡早已被魏國朝廷傳揚得厲害,十二歲入伍從軍,打出一片天下。這些少年以冉明為榜樣,自古以來,這個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結果倒好,無論縣學和鄉學的教諭,根本管不住這些學生。
“生死不論,共赴國難!”這些學生也掛著長劍,舉著大旗,浩浩蕩蕩向鄴城行去。
魏國皇家特衛雖然不敢說無孔不入,像各地傾起義軍共赴國難的大事,皇家特衛幾乎不用刻意的打探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冉明有一個習慣,或許是上輩是一個見不得光的黑道**,所以他很喜歡借勢借力,這次“組織”和中亞開發公司陰謀發動針對魏國冉氏政權的襲擊,冉明仍決定借勢。他首先借華夏商盟的勢,在商戰領域把中亞開發公司擊跨。
人握人財軍,我心既帝王。任何時代打仗都是在打錢。中亞開發公司陰謀背叛冉明,背叛魏國,冉明其實也可以借助朝廷的力量,把中亞開發公司捏死,只是冉明并沒有這么做,因為冉明不想給后世開一個惡劣之頭。
因為中亞開發公司在暗助宇文忔和無數馬匪、沙盜時,都是采取了一種非常隱秘的辦法,通常都是由正規商隊出貨,既沒有現場交接,也沒有物證,而是被宇文忔或那些沙盜馬匪搶走財物和物資。僅憑宇文忔一個死人的供詞,事實上是無法給中亞開發公司定罪的。因為明面上根本就沒有交易,只是出現了一宗宗搶劫案。而馬匪沙盜給中亞公司提供臟物,手段也隱秘,某著沙盜或馬匪徒人物出賣了隊伍,中亞開發公司,組織麾下私兵護衛攻破馬匪的老巢,繳獲一大部分財物。
哪怕明明知道這里面有著不可告人的貓膩,冉明還不得不捏著鼻子給他們嘉獎。既然明面上無法用法律手段解決中亞開發公司,冉明卻不想弄一個先例,來一個皇權至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實這個理論,就完全扯蛋了。這是滿清采取奴隸制政策。其實,哪怕在漢唐時代,就算李世民、漢武帝,都不可能做到所心所欲,為所欲為。
冉明雖然有足夠的威望,卻不愿意自己打破自己建立的魏國依法治國的核心理念。在這個時候,冉明就可以利用正常的商業手段徹底擊跨中亞開發公司。斷絕西北豪強和士族門閥的財源。
只要沒有財源的西北豪門,馬上就從枝頭的鳳凰,跌落凡塵,不如一只野雞。
壟斷,就意味著暴利。而中亞開發公司雖然控制著絲綢之路,雖然壟斷著流淌著黃金的絲綢之路,卻沒有壟斷下游的貨源,無論是在西方可以與黃金等價的絲綢和瓷器,事實上產品都不是西北豪門產出的。他們都是在魏國國內收購生絲、瓷器或是絲綢成品。而中亞開發公司的特產無論是牛馬、玉石、瑪瑙或是波斯羊毛毯,卻不可以壟斷魏國市場。
那么問題就出現了,華夏商盟的中南開發公司、南洋開發公司和遠洋開發公司,幾乎壟斷魏國對外貿易的所有拳頭產中,像絲綢、瓷器、茶葉等。雖然中亞開發公司可以壟斷的玉石、瑪瑙,那卻非生活必須品,況且三大公司還可以從海外獲得大量的貨源。
于是,中亞開發公司在華夏商盟一套組合拳下來,就徹底歇菜了。華夏商盟以支出違約金的形式,中斷了與中亞開發公司合作的供貨項目,而同時又聯合打壓中亞開發公司的產品,大量中亞公司的貨物在魏國國內根本銷售不出去。雖然降價銷售是一種自救手段,然而沒有龐大的銷售網絡,中亞開發公司的產品只能堆積如山,卻無人問津。
中亞開發公司名義上的總部像其他三大公司一樣,都是位于鄴城西市,此時中亞開發公司的門臉是由二十余戶小商鋪改建的,足足兩百六十余步,一幢主體為三層樓閣、高大巍峨上檔次,平時中亞開發公司前來洽談業務的商號和管事、掌柜都多達數百上千人。如果沒有預約,根本進不了中亞開發公司的大門。
然而此時,原本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中亞開發公司總部變得門可羅雀。沒有了貨源,中亞公司就沒有大進項,向西方出口絲綢和瓷器,其實才是中亞開發公司的主業。如果只是漲價,其實中亞公司并不擔心,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會有羅馬和波斯貴族買單。然而華夏商盟從根本上掐斷貨源,這一刀子太狠了。
眼見中亞公司不足一個月的庫存,中亞開發公司的股東們開始著急了。中亞開發公司雖然林林總總有四五百號股東,這些以西北豪強和士族門閥組成的股東,其實并不窮。可是他們早已習慣了從中亞開發公司獲得金錢。中亞開發公司每年可以獲得一千多萬金的凈利潤,每個股東少則數千金的收益,多達十數萬金。
種地的收入太低,特別是不是自己耕種的土地,根本賺不了多少錢。更何況西北土地無比中原產量更低,所以收入也低。仔細算下來,一畝地一年的收入不足百錢,每一傾半土地才能有一萬錢也就是一金的收益。這數千金,就相當數千傾地的收入,在這個時代,哪怕王謝這樣的超級門閥,事實上他們名下的土地也不過數千上萬傾。
因為賺錢,所以中亞開發公司的股東們生活非常奢侈,排場也搞得不小,可是突然失去這筆收入,這讓他們怎么活?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真正團結協作,畢竟人心都是自私的。就是和“組織”合作的時候,中亞開發公司的股東們感覺,可以適當的逼迫一下朝廷,讓朝廷讓他們再進一步妥協。可是誰曾想到,朝廷根本就沒有打算妥協,而是直接想他們一下子打死。
自私是人類的本性,財富擁有的越多,這些富人越是自私。這個時候,他們都自動忽略了當初跟組織合作時,他們也投了贊成票,現在卻高場叫嚷道:“李辰良滾蛋。”
“李辰良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