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自投落網
淅淅瀝瀝的雨下個不停,這場雨其實挽救了冉智。因為蘇林主力部隊抵達鄴城城下,按照蘇林的用兵風格,他要么不進攻,一旦進攻就會其疾如風,攻略如山。可是現在的天氣,成了制約騎兵突襲的關鍵因素。
很簡單,地面經這種小雨浸透了,地面變得松軟泥濘。別說是戰馬了,就連人走都非常困難。蘇林取消了集合兩個鎮國軍騎兵營萬騎進攻的作戰計劃,只得躲在營避雨。
而冉智則育充分利用這個寶貴的機會,準備撤退。當然冉智所部此時還有八九萬人馬,要想撤退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旦驚動了蘇林或胡光,他們二人則有可能派兵追擊,這場撤退,很可能演變成潰退。這個代價不是冉智可以承受的,所以冉智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利用夜色發起一場聲勢好大的進攻,掩護他真正撤退的意圖。
其實撤退的計劃已經在制定,不過卻只在冉智的嫡系人馬中傳播。就在各部人馬得到冉智的重賞,賞賜了大量的肉食和酒水,當然也少不了錢財。在低落的士氣中,這種賞賜很好的抵消了低迷的士氣。
大塊大塊的豬肉、牛肉,羊肉被煮進鍋里,聞著大營中彌漫的誘人的香味,不少冉智軍士兵被香味勾引得直流口水。魏國的經濟條件是比以前好得太多了,可是在這個時代,牛肉也非常罕見。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立國的國度,重農是歷朝歷代的不變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得殺牛,更不得食牛肉。市場上的牛肉,要么是病死(這個時候沒有人管是不是瘋牛病)、老死,或是摔死的牛宰殺后再進行販賣。這樣以來,牛肉的價格就非常高。通常情況下,牛肉是有價無市,每斤牛肉要賣到一百二十錢一斤,不過有錢也買不到牛肉。按照魏國的整個物價,羊肉僅二十多錢一斤,而大米卻賣到六七錢一斤。所以牛肉對于普通百姓出身的士兵來說,顯得非常珍貴。
冉智也絕對足夠大放,他下令一次性宰殺了六百多頭牛,以每頭牛可得肉七百斤計算,共得牛肉四萬兩千余斤,可供每一個士兵分到半斤牛肉。至于豬肉和羊肉,甚至魚肉,則更多了。平均每個士兵都可以得到兩斤肉。按照現在人的上舉看,如果一個人一次性吃掉兩斤肉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在古代,人們的飯量普遍大,每一個士兵吃掉兩斤肉一點壓力都沒有。整個冉智軍東南兩個大營所有的士兵都興高采烈的吃著肉喝著酒,由于食欲大增,似乎也忘記了他們戰敗的隱晦。
位于鄴城的冉智軍東大營,這里一處營地顯得與眾不同。因為這支軍隊人數雖然不算太多,可是卻士氣高昂,秩序井然。因為這支軍隊的主將是薛強。薛強,字威明河東汾陰人,自幼素有大志,胸懷軍國籌略。在歷史上薛強與王猛關系極為友善,王猛出山輔佐苻堅,苻堅以車馬聘之,與猛皆署軍謀祭酒。在苻堅攻晉失敗后,薛強遂總宗室強兵,威振河輔,破慕容永于陳川。姚興聞而憚之,遣使重加禮命,征拜右光祿大夫、七兵尚書,封馮翊郡公,轉左戶尚書。年九十八,卒。贈輔國大將軍、司徙公,謚曰宣。作為一個武臣,薛強也做到了武臣的巔峰。
在這個時空,薛強與其父薛陶關系很差,由于冉明的原因,薛陶成了魏國揚武將軍,雖然位列四品,可是也是武將中的高級職位了。在中國這個環境中,向來舉賢避親的說法,薛陶雖然是冉明的心腹,卻從來沒有向冉明舉薦其子薛強。有道是知子莫若父,薛陶雖然知道薛強有大志,但是卻更清楚他的缺點。薛強用兵擅長弓馬,每戰必先,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如果薛強擁有冉閔那樣高明身手,自然無礙,可是薛強的身手只能算優秀,還達不到一流的武將水準。而且為了避免薛強陷于陣前,薛陶就刻意壓制薛強。
然而,人性就像彈簧,一旦壓迫過甚,就會激起反彈。薛強也是如此,冉智突然占據陽谷縣,恰恰遇到游學的薛強。見冉智輕松打敗了冉烽,急于表現自己的薛強就主動投靠了冉智。冉智得到了薛強,見其談吐不俗,而且冉智急需樹立一個千金買馬骨的表率,就任命薛強為撫軍將軍。古代軍制是大將軍、衛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為第一品,前、后、左、右將軍為第二品,而第三品則包括四征、四鎮、四平、四安(不常設)則第四品則是像撫軍、中軍、上軍、鎮軍等雜號將軍。寸功未立的薛強何德何能成為撫軍將軍?光看排名薛強這個撫軍將軍甚至大于其父薛陶的揚武將軍。
薛強為了不辜負冉智的信任,就派出心腹回到河東征召部曲。河東郡大體就是后世山西省東南部的區域,在這個時代屬于核心地帶,歸司州管轄。在晉武帝太熙元年的戶籍統治為例,河東郡轄安邑、聞喜、猗氏、大陽、河北、蒲坂、汾陰、皮氏、絳邑、臨汾、襄陵、楊縣、平陽、永安、北屈、蒲子、端氏、濩澤、東垣、解縣二十縣,擁有戶四十六萬六千九百六十九戶,口一百七十四萬兩千九百一十二人。南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劉淵在離石起兵反晉,后定都平陽,就是在河東郡境內。
劉淵以匈奴人首次在中原建國,自然得不到中原人的認可,而河東郡則屬于抵抗的最前沿。僅僅在河東郡二十縣境內就多達四百六十座塢堡,而河東薛氏則是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河東薛氏以武立族,以抗胡為已任,他們先是抵抗匈奴,然后又是羯族石氏,無論江山誰主,可是河東大部分面積的鄉鎮則全部屬于漢人豪強控制。不過這個代價也是非常慘重的。河東郡抵抗數十年,人口降至目前四十二萬余口,僅為太熙年間的五分之一。
在河東郡薛氏其實就是一面旗子,無論是各大士紳豪強,幾乎都要賣三分面子給薛氏。薛強打著其父的旗號,回河東招兵,很快就召集到了八千余人。幾乎占了河東郡三分之一的青壯。這八千青壯幾乎超過一半的人手都是各家自固勇士,常年抵抗胡人的侵略,擁有了豐富作戰技能。就這樣,薛強控制了一支超過八千人馬,裝備精良的軍隊。
此刻薛強撫軍長史、參軍詹煥臉色慘白,氣喘吁吁地沖到薛強身邊:“稟告將軍,王上急令我部在一個半時辰后向鄴城發起佯攻,無論戰果如何半個時辰之后,立即撤離戰場向東南內黃轉移。此次反攻全線失敗。鄴城以西四十里地區水冶于今日午時盡數被敵軍占據。現鄴城北、西、東、南四面皆出現敵人,特別是根據推測,我軍后路很可能已經被截斷了。”
“什么?你說什么?”薛強猛然站起,一把搶過命令細細閱讀。當著大吃一驚地弟兄們憤怒地吼道:“為何從水冶鎮戰敗丟失,到現在過去三個時辰了。卻沒有一個人把消息傳給我們?我們北面強敵蘇林所部距離我北面駐地僅僅三十里。就算是步兵。也只需要一個時辰疾行即可封住我軍南撤之路。可王上為何現在才通知我們?”
詹煥也是咬牙切齒,不過尚能保持清醒,他使勁抓住薛強的肩膀大聲喊道:“將軍,快撤吧!再延誤一個時辰,特別是蘇林真正發起進攻之后我們就更被動了!”
薛強不愧為歷史上的名將,經過短暫的慌亂,他立刻就冷靜下來,掙脫詹煥的大手,快步沖上望塔,眺望北面、西面的敵軍陣地,隨即飛快跑下來大聲下令:“詹參軍”
“職在斯”詹煥抱拳道:“請將軍示下!”
薛強麾下八千河東子弟兵,其中和魏國主力營編制不同,其通常都是分為前、中、后三個部,既每營三千人,即使這樣,他的部曲還不滿三個營,不過由于其他雜七雜八投靠冉智的烏合之眾,被冉智一股腦的塞給了薛強,此刻薛強麾下除了較有戰斗力的八千子弟之外,還有多達六七千人的烏合之眾。三個主力營此時都是混編的方式,既三個精銳戰兵部,混合一個輜重部,一個輔兵部,這樣以來撫軍將軍薛強所部共計三個營,其中前鋒營校尉趙成,先登營校尉李文卿,后衛校尉薛敬。
“立刻命令游騎曲竇軍候。分別派出一個屯的游騎兵西、北兩個方向,各偵察分隊匯報敵情,你命令竇軍候竇方親率其他游騎兵趕赴湯陰,務必在半個時辰內抵達并占據湯陰,現在湯陰很可能遭遇敵人的攻擊,一定要搶在敵人占據湯陰之前,占領湯陰為我主力部隊撤退贏得寶貴的時機。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湯陰城不失。”薛強著急地下令。
等傳信兵把各營校尉、部曲司馬、軍候召集起來時,薛強指著地圖上道:“趙成,咱們可是發小,現在多余的話我啥也不說了,咱們能不能化險為夷,就看你的了。現在本將已經命游騎曲軍候竇方率領三個屯的騎兵去搶戰湯陰,如果順利還好,如果遭遇不測,咱們就被堵在鄴城了生死兩難。現在你部人馬全部輕裝前進,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抵達湯陰,一旦湯陰丟失,后果不堪設想,就算竇方可以搶占湯陰,可是他手頭那點兵力,恐怕也守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