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變數
金墉城行宮乾陽殿內,冉明拿著皇家內衛的情報,讓眾臣傳閱。冉明沉吟了良久,這才對王簡道:“王卿怎么看來這一些反復無常的小人?朕應該如何處置?按律法嚴懲?還是秉著法不責眾的心思和稀泥?”
“這份情報?……”
不等王簡說完,冉明便道:“皇家特衛得到的情報,絕對真實可靠。”
由冉明作保,不由得王簡不慎重起來。王簡凝眉思考了好一會兒,這才鄭重的道:“朝廷對待此事絕對不能姑息,否則朝廷威儀何在?目前都在對此事持觀望的態度,一旦陛下不計前嫌,雖然獲得一個仁義之名,但是卻會助長這些歪風邪氣,久而久之于社稷不利。為大魏的長治久安,不得快刀斬亂麻。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嚴綱紀,不殺不足以正倫常。”
冉明默默地點了點頭,過了一會兒,又道:“這可是涉及七十八個家族四萬七千余人啊,難道全部都要殺掉?”
王簡道:“涉案人員其中有不少是被蒙騙的百姓,這些倒是可以法外開恩,可是涉案那些主謀非但要處以極刑,同時還應誅其九族。”
“這恐怕不好吧。”冉明道:“這些人幾乎都沒有明面上支持叛軍,而是打著勤王的旗號,兵敗被俘從賊,若是因而坐而論罪,恐怕難以讓天下人信服啊!”
“陛下不可大意啊!”王簡的臉色一變道:“這么多人馬,幾乎都在第一時間舉兵入鄴勤王,然后一箭不發就主動投降從賊,如果他們真是勤王,那也太小瞧天下人的智慧了。對于一居心叵測的野心家來說,只要有一絲機會,他們都會投機取巧。若是陛下故作大度,這讓天下如何看待陛下呢?他們不會說陛下寬容大度仁慈,反而會惡意中傷陛下,說陛下不辯忠賢善惡。”
出乎意料,隨駕眾臣幾乎眾口一致,要嚴懲投靠冉智的士族門閥。冉明卻不知道魏國自從建立,就充滿了陰謀和背叛,讓王簡這個開國四十八功勛之一的元老又恐懼又憤怒。在公元永興二年十一月,冉閔不敵姚襄、悅綰、石琨、石砥前后四方夾擊,而原投降的胡人栗特康等收捕了冉胤及左仆射劉琦等送給石祗,石祗把他們全都殺了。死者共十余萬人,其中包括司空石璞、尚書令徐機、車騎胡睦、侍中李琳、中書監盧諶、少府王郁、尚書劉欽、劉休等及諸將士,一時人盡物絕。其實也就是這一次背叛讓魏國精華核心人物幾乎盡失,也是讓各州郡縣紛紛投降東晉,魏國也由盛轉衰。
這些隱情,冉明其實并不太清楚。對于這些暗中投靠冉智的行為,冉明原本是打算秉著法不責眾的心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然后以特赦的方式,命他們發配邊疆,稀釋邊疆胡漢比例。可是沒有想到不僅是剛正不阿的王簡喊打喊殺如同瘋虎,就連御史大夫王寧、荊州刺史習鑿齒等全部高呼冉明不要婦人之仁。
冉明仔細一想,終于明白了眾臣的心思。這些大臣其實也絕對不單純,除了以強硬的立場,向冉明表達忠誠之外,其實也有分潤利益的意思。士族其實也非鐵板一塊,如果皇帝要刻意削弱所有士族門閥的權柄時,他們肯定會抱團抵抗皇帝。可是冉明以往過程,處理犯罪士族幾乎有了原則,那就是抄家滅族,然后朝廷查抄犯罪士族的浮財,對于其名下的土地、店鋪和宅院,則是公開出售。這樣以來,也給其他家族有了壯大家族的機會。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們也樂意在冉明身后分一羹。
對于這些大臣的小心思,冉明也不點破。
“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去做”,這是冉明向來的行事準則。冉明不會去越級指揮一個曲、或許部、哪怕是營的指揮。即使更高的戰略單位,如安北軍、征北軍、征南軍、鎮南軍、鎮西軍等,冉明的指揮也只是明確說明自己的戰略目標,具體的戰略布局和實施,全部都各軍主將和其參謀團隊負責。
不是冉明不想,而是因為不能。在這個時代操蛋的消息傳遞方式下,大規模戰略作戰有了太多的偶然因素,哪怕一支軍隊因為各種原因滯后,就會引發全軍潰敗。在電報和電話沒有發明之前,大規模戰略作戰的困難重重,補給問題冉明通過后世成功的物流運作,科學合理的調配物資,基本上可以避免軍隊缺糧少藥的情況。可是細致入微的指揮藝術就沒有辦法實施了。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進攻還是撤退,都無法精確到分秒。不過冉明的習慣就是只講結果,不問過程。布置什么樣的戰略作戰任務,是**考慮的事情,怎么克服困難實施戰略作戰,則是各領軍將軍的事情。
其實有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后世的軍事思想是先進的,古代的就必定落后的。就像冉明剛剛重生那時,也曾想過把軍隊按照后世的班、排、連、營、團、師、集團軍進行整編,事實上冉明經過充分了解之后,這才發現后世的熱兵器戰爭和冷兵器戰爭完全是兩回事。當然后世的軍事編制也不適合古代冷兵器戰爭。
在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后,確立了秦國的基層政權,五家為伍,伍設伍長,兩伍十家為什,什設什長,這就確立了秦國的基層政治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鄰里之間互相監督,互相糾察,一家有罪,什伍連坐同罪。在戰時,每家抽一丁,組成軍隊,這也是中國古代的軍事制度。
首先這種組軍方式是士兵相互比較熟悉,也可以更好的發揮團體協作精神。至于更高級級別的設置,就是五什為隊,兩隊為屯,這個屯相當村,也相當于后世的連級,曲則相當營,部則相當于團,營則相當于旅。其實古代中國的軍制非常適合冷兵器作戰,也代表了最先進的軍事思想。自從秦代開始實施,哪怕到唐朝改為府兵制,基層軍官改稱隊正、團主、伙長,(團伙由來因為這個原因)也是二五制。到了明朝的衛所軍事,雖然改稱小旗,總旗、百戶。事實上也是二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