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歷史就是一個婊子
“母后,您好偏心啊,你和父皇一樣,都偏愛**!”冉智哭得鼻涕眼淚橫流:“你看孩兒身上的疤痕,就可以知道,孩子能活到現在,見到母后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要說起來,其實冉智也不容易。雖然是冉閔是魏國的開國皇帝,可是自從冉智被冉閔冊立為太子之后,從青龍元年到永興三年,這三年之中,大部分的時間冉閔都在率領軍隊打仗,而魏國的內政事務,都是由頂著監國太子名號的冉智打理。魏國的成立,雖然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然而有得既有失,新生的魏國首先觸犯了各地士紳豪強的利益,當然這些士紳豪強基本都是后趙國的既得利益者,雖然那個時代沒有漢奸這個詞,可是他們的行為,卻是實實在在的漢奸行為。這些頑固的地方勢力,依附在后趙羯族政權的庇護之下,他們對漢民進行敲骨吸髓,論殺戮漢人而,他們有時比羯人更狠。冉閔在驅逐了羯、匈奴、鮮卑諸胡后,又展開了對頑固漢奸勢力的清算,這些漢奸勢力與東晉朝廷勾結在一起,他們利用金錢攻勢,分化瓦解了大部分魏國軍隊。在這個時候,冉智就開始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班底,對頑固勢力進行打擊、分化和安撫。永興三年之前整個魏國局勢動蕩,可以說是因為冉智才慢慢穩定下來的。
和冉明這個后世之人不同,冉智無論如何出色,眼界和思維方式,永遠跟不上冉明的節奏。特別是冉明善于理財,發展經濟,這讓苦于戰爭折磨,渴望和平的士紳百姓擁護了冉明。同時也對冉智的缺點進行了放大性處理。這種情況詳見后世歐美各國針對排華反華事情,只要涉及了華人就會用放大鏡去宣傳。
當然,冉明強勢的出現,給了冉智極大的威脅。特別是冉明特別能打仗,又會賺錢。古往今來,打仗就是打錢的本質從來沒有變過。冉明用賺到的錢,瘋狂的擴充軍隊,居然達到了魏國將近一半的精銳力量,這讓冉智感覺到了威脅。在冉智想來,哪怕他不反擊冉明,恐怕冉閔死后,擁兵自重的冉明,也不允許冉智平穩上位,肯定又會像后趙末年石虎諸子爭儲一樣,無所不用其極。所以這才有了一系列的暗殺迫害等等。
被冉智這么一哭,董太后也感覺心里不是滋味。冉智偷偷的打量著董太后,看到她聽進去了自己的話,暗呼僥幸。
“請母后救救孩兒吧!”冉智道:“如果母后見死不救,明年的今日就是孩兒的祭日。”
董太后擦擦眼淚,哽咽道:“可是智兒,你太讓哀家失望了,你居然要毀掉鄴城,你日后有何面目見你父皇?”
其實董太后對冉智也非常失望,冉智不僅暗殺冉閔,而且多次暗殺冉明,甚至發動政變,一度推翻了冉閔的統治。對于冉智與冉閔、冉明的斗爭,董太后內心里非常痛苦,因為這些斗爭的三方,都是她至親至近的人,面對兒子丈夫不死不休的戰爭,讓董太后經常淚洗滿面。況且在這個時候,冉智居然拉起了十數萬大軍,占領了魏郡周邊包圍鄴城,并且對鄴城進行了慘烈的戰斗,哪怕是冉閔死后,幾乎是青燈古佛渡日的董太后,也多次聽說冉智的惡行。沒有見到冉智時,董太后甚至有了掐死冉智的心,可是當看到冉智這一番凄慘的情景,她那顆心又變得柔軟起來。不過,董太后是冉閔的發妻,也知道政治是怎么回事。冉明已經控制了魏國并且用自己的行動獲得了魏國重臣的認可。冉智是斗不過冉明的,因為直到目前,魏國的各地都沒有出現響應冉智的行動,就連魏國兵權最重的籍羆也只得接受冉明那個明升暗降的調令。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董太后道:“趁著陛下大軍尚未回援鄴城,你率領你的部曲逃吧,逃得越遠越好。”
“普天之下皆是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到如今我們魏國統一天下在既。兒臣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冉智痛哭道:“母后您就如此狠心嗎?如今您已經失去老三(原太原王冉胤。)現在你要眼睜睜的看著我與老四也要被**殺掉嗎?”
聽到這話董太后這才想起,這一次可不是冉智自己叛變,其中還有老四冉裕呢,歷朝歷代對待叛亂都非常殘酷,一旦冉明回援,不僅冉智會兵敗身死,就連老四冉裕也有可能被處死。對于一個母親來說,六個兒子其中三個被殺,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何其殘忍的事情。這一刻,董太后母愛泛濫了。她失聲道:“不會吧,事情會這么嚴重?”
只是董太后的語氣毫無底氣,說出來不會的話,恐怕她自己都不會相信。
“天家無親情啊!”冉智道:“兒臣不是想當皇帝,只是想活下去,這次攻打鄴城,真正的目的就是挾持**那一家子,控為人質,逼**妥協。若是沒有**顧忌的人質在手,恐怕孩兒必死無疑。”
董太后深深的嘆了口氣,董太后當然不是褚太后那樣的政治女強人,連冉智這么淺顯的騙術都看不穿。如果冉智只想活下去,在圣泉鎮以教師作為掩護身份,冉明肯定不會對付冉智。可是冉智還是耐不住寂寞,組織部曲出海,占據夷州,建立修武國,說穿了冉智還是賊心不死。當然,如果冉智只是占據夷州自立為王,冉明也會聽之任之,只要冉智不竊土分疆,冉明肯定會默認冉智為修武王的事實。只是冉智費盡心思,利用晉魏之戰的機會,突襲鄴城,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活下去那么簡單。
能占領鄴城,控制魏國中樞,采取封官許愿,甚至不惜地方自治的方式,獲得封疆大吏的支持,與冉明展開最后的皇位爭奪。即使失敗了,有鄴城七十余萬眾作人質,冉明肯定會同意冉智分封的計策,冉智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占據了絕對的戰略優勢。
董太后還是中計了,因為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呂后、褚太后、竇太后、武則天那樣擁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在政治方面,董太后其實就如一個平常的母親,他不看中什么國家社稷,最看重的還是兒子,親情。
只是冉智的打算非常好,可是他卻碰到了王猛這個對手,要知道歷史上苻堅之所以能從一個宗室藩王成為氐秦皇帝,并且統一了北方,打敗了燕國、代國、涼國、仇池國等分裂政權,以及各地的地方豪強,其實依靠的還是王猛一已之力。
就在冉智把董太后請入中軍大帳,進行密議的時候。王猛也準備好了突襲冉智的器械部隊的最后準備。燃燒彈和猛火油最大的區別就是一點,粘附性。如果是采取猛火油柜發射的火油,和后世的燃燒彈一樣,粘到哪里就點燃哪里。可是猛火油并不一樣,這是經過初級提煉的火油,主要目的是防止毒氣和燃燒產生的黑煙,熏壞眼睛。經過大甕加溫,石油會產生雜質與油質的初級分離,這種如同水質的猛火油雖然燃燒效果比石油好,可是卻沒有頑強的粘附性,這樣以來,除了燃燒固定物體,易燃物體,持續燃燒的效果并不好。
王猛在這個時候為了避免傷亡慘重,下令反擊部隊中挑選出來一千余人的敢死隊,這些敢死隊成員全部身穿麻衣,不著甲胄。雖然面對箭雨會傷亡慘重,可是一旦遭遇猛火油襲擊,就可以及時脫掉衣物,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