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海倫娜.君士坦丁
魏國對于戰俘向來沒有什么好態度,直接賣給魏國商人,從事重體力勞動。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必須有一技之長。這可不僅可以免除當奴隸的命運,混得好的,不僅可以得到魏國的國籍,當官、發財都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向魏國海軍投降海倫娜一行,被押送到了寧遠造船廠工作。就連海倫娜自己也沒有例外,讓人家堂堂一國皇后去縫制帆布,這需要多么極品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啊。還好,冉明對于軍紀要求非常嚴,對于反抗的土著或戰俘,可以打,也可以殺,但是底線卻不能碰,那就是**。否則,冉明也不知道如何面對海倫娜。
作為尤利安的皇后,海倫娜更是君士坦丁大帝最小的女兒,對于羅馬帝國來說,海倫娜在政治上的影響不小。如果不是忠于尤利安的羅馬軍隊大部分都在與波斯人戰斗,海倫娜完全有機會在軍方擁護下,輔佐年僅四歲的王子瓦倫斯。君士坦丁提烏斯成功登基。
可是海倫娜的命運是悲慘的,她的丈夫尤利安其實犯了楊廣式的好大喜功。結果就悲劇了,尤利安先是對于羅馬帝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既有選拔平民人才,為羅馬帝國注入新鮮血液,又收回地方司法權,針對****進行了嚴格的懲治,同時也增加了平民上訴的管道,更重要的是,尤利安還打破了**的壟斷宗教信仰的特權。盡管這些舉措對于羅馬帝國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政策。
然而只要是改革,都會碰觸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和中國的商鞅、宋朝的王安石一樣,尤利安被羅馬帝國的頑固勢力恨到了骨子里。那些頑固勢力集團自然不敢對付軍權在握的尤利安。事實上尤利安犯了楊廣一樣的錯誤,那就是太急了,如果他肯花上十幾年的功夫穩定國內,等他從平民階層提拔上來的官員在帝國中站穩腳跟,那么他就不會成為悲情英雄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么多的如果,隨著尤利安率領羅馬帝國大部分精銳部隊東征波斯(此時的薩珊王朝),如果讓尤利安東征勝利歸來,那么尤利安在羅馬帝國的地位將無可動搖,那么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將會毫無保留的執行下去。首先教會就不干了,舉國保守勢力全休撤后腿的作用下,尤利安失敗了。
尤利安在撤退的途中,遭遇了薩珊王朝的精銳部隊的追擊,雙方在馬蘭加進行了大規模的會戰,在戰斗中,尤利安中了標槍。當尤利安死亡的消息傳到君士坦丁堡時,尤利安的心腹羅馬軍團執正官薩魯斯得到消息,有人欲對皇后和王子瓦倫斯君士坦丁提烏斯不利,隨即薩魯斯就展開了積極的動員,結果卻讓薩魯斯非常失望,許多羅馬軍團的高級將領并不想輔佐年僅四歲的小王子瓦倫斯君士坦丁提烏斯,薩魯斯就帶著心腹部隊,保護海倫娜逃出了君士坦丁堡。
冉明自從召見了海倫娜君士坦丁之后,自然不可能將他再當作普通的女奴,能符合海倫娜身份的地方,在寧遠也只有悅廬可以匹配她的身份,可是金成悅卻不同意讓海倫娜這個女人入住悅廬,哪怕占地二十多畝的悅廬,擁有六萬多個平方的建筑群,也有四百多間房子,可是女人一旦小氣起來,絕對不可理喻。
冉明無奈,只好在新建成的真武宮讓海倫娜暫住。真武宮在冉明的打算中,是用來安置遠征軍陣亡將士靈魂牌位的宮殿,幸虧這座宮殿還沒有投入使用。這座真武宮的宮殿光地基就多達三丈高,采取了夯實的熟土,上面鋪上了青石。這座設計為烈士靈殿的真武宮面積超過二十四丈寬三十二丈長,建筑面積就多達四千多平方。這座宮殿原本為分前后兩個部分,既前殿為烈士次石像陳列殿,后面則是靈位錄功臺。
可是既然改變了真武宮的用途,冉明只得命人抓堅時間布置,將前面的石像陣列館改成了會客大廳,餐廳和音樂會場,后面則是改成了海倫娜包括殿堂、過廳、回廊、居室、浴室、倉庫等。
此時的真武宮也改了名字,被命名為大秦宮。隨著海倫娜的入住,海倫娜立刻就喜歡上了這里。自從離開君士坦丁堡的羅馬皇宮,海倫娜從來沒有想到,一朝一日,她還能住進這樣氣勢磅礴,威武莊嚴的宮殿內。
四歲的羅馬小王子瓦倫斯非常好奇的道:“母后,這里將是我們的新家嗎?”
“是的,瓦倫斯!”海倫娜心情愉悅的道:“哦我的孩子,你喜歡我們的新家嗎?”
“喜歡,我非常喜歡!”四歲的瓦倫斯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對于這段時間的逃亡生活,他反而更想安頓下來。
海倫娜在大秦宮宮娥的帶領下,開始參觀這座不遜色羅馬皇宮的宮殿。突然海倫娜指著一個不大的房間道:“這里是做什么的?”
宮娥道:“這是抽水馬桶!”
“抽水馬桶!”海倫娜不解的問道:“這是做什么的?”
“這是供皇后入恭的地方!”宮娥的語能力雖然不弱,事實上太短的時間內她的拉丁語并不精通,費了好大的勁兒,連著比劃,終于還是說了出來。“皇后,這個抽水馬桶里呢始終是存著水的。這個水,把下邊的渠道隔了開來。所以,渠道里邊的味道,是不會傳到‘洗漱間’里來的。整個‘洗漱間’,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就算睡在里邊,也是沒有關系的!”
海倫娜贊嘆著說道:“單單為了一個‘抽水馬桶’,就得在地底下挖好長的‘渠道’,這得費多大的功夫?這個魏國皇儲殿下,可真是一個難得的紳士。”
事實上,冉明可絕對不是為了討好羅馬皇后,這個羅馬皇后海倫娜雖然有點用途,不過也不至于讓冉明大費周折。不過,冉明在寧遠城建筑這么一座規模龐大的華夏風格的園林,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向南洋宣揚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