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軍陸戰隊第一營校尉祖彥作為第一突擊群沖進戎佩拉港時,整個港口不見一個葉調國軍士,海軍陸戰隊第一營在仔細搜索一下港口之后,發現沒有敵人也沒有百姓,就留下一個屯的士兵等待,其他士兵向快速向西南方向的滿伯夷城進發。
事實上葉調國的軍隊也不是飛毛腿,哪怕是他們在潰敗的情況下,速度仍然不快。路況極差的道路,擠滿了潰敗的士兵,既然想快,也快不起來。
“軍候,咱們怎么辦?敵人太多了,咱們可惹不起他們。”
劉牢之大致看了一下,原本并不寬的道路上密密麻麻擠滿了潰敗的葉調國士兵,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頭。就眼前這些敵人,少數也有兩三萬人。
作為海軍陸戰隊第一營前部甲曲的軍候劉牢之,毛遂自薦當了前鋒。劉牢之跟了冉明八年多的時間,雖然和冉明并沒有師徒關系,可是他一直是作為冉明的書童存在著。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別看劉牢之在冉明身邊只是一個書童,可是卻也代表了他與冉明關系的親近。事實上從下放軍伍之時,劉牢之就是一個隊正,這相當于冉明講武堂學生的待遇。作為清一色冉明弟子的海軍陸戰隊,陳勇這個大師兄,自然關照了劉牢之這個小師弟。
所以管理五十人的隊正升到管理五百人的曲候,劉牢之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如果在戰爭時期這并不算什么,直線上升也是有可能的。要知道劉牢之參戰海軍陸戰隊的時候可并沒有打仗,這個升官速度就太快了。如果要說沒有貓膩,就連劉牢之自己都不相信。
作為跟在冉明身邊八年多的老人,劉牢之可是深知冉明的為人。如果沒有能力和功勞,再怕是再親近的關系都別想上位。所以,為了證明自己,為了展示自己,劉牢之非常渴望立功。
以五百人對兩三萬人,這個實力懸殊的太過離譜了。劉牢之想要戰功,那只有戰斗了。而自己所部作為前鋒與主力部隊拉開了三四里的距離,這個距離如果在機械化戰爭時代,簡直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冷兵器時代,這個距離就有點要命了。如果這兩三萬敵人其中分出一半,哪怕只有三分之一,就可以快速淹沒他們這五百人。劉牢之要立功,至少不能讓功曹降低對本部的評價,但同時他更要注意保護袍澤的生命!有什么辦法能兩全其美么?所有這一切的思考與判斷,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
劉牢之道:“不,不能這樣錯失戰機,這不能放過他們。你們聽我命令,**你跑得最快,趕緊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去向祖將軍匯報這里的情況。”
“是!”
“石林生、陳忠義!”
“在!”
“你們二人各率各什十人,每個人攜帶二十枚手雷彈(以黑火藥制造,每枚重一斤,采取點火引爆的方式)從左右兩翼快速迂回,只要我這里發起攻擊,你們就以最快的速度把手雷彈扔進敵人堆里。”
“是!”
劉牢之是冉明的書童,算是冉明的心腹之一。當然劉牢之本身也算很有能力,在他那個曲里威望非常高,出必踐。
石林生和陳忠義二個什長在拿到手雷彈之后,快速向左右兩翼迂回而去。
陸耶婆提是熱帶雨林,別看距離雖然近,可是很好隱藏。莫約一柱香的時間,潰兵在狹窄的路上前進了不過兩百余步,這個速度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烏龜爬了。劉牢之所部也是從道路兩旁邊的林地中潛行,漸漸靠近葉調國的潰兵二十步余距離。
劉牢之算了一下時間,一柱香(五分鐘),陸戰隊在全副武裝越野訓練時,可以跑出至少一千五百步。這個距離內,至少會有五千到六千人。再多了就不是他們一個曲可以吃得下了。**的速度要更快,而且是輕裝,這個時候恐怕已經抵達主力位置了,順利的話就可以找到祖彥匯報情況。部隊從緊急行軍轉進,最多一刻鐘的時間可以抵達交戰位置。
劉牢之深吸一口氣,舉起了馬公弩,然后道:“攢射準備,放!”
ps今天兩更,稍后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