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初戰告捷
飛魚戰艦的弩炮射程在六百左右,當然理論上是弩炮誤差不超過三十米半徑。事實上,這個數據是在陸上進行試驗時得到的。在實戰過程中,飛魚戰艦的弩炮,精確度到底如何,沒有經過檢驗,尚未得到。
當飛魚戰艦接敵大約六百步時,十二艘飛魚戰艦的前甲板上的三層共十二座弩炮,率先開始發。
“轟轟轟!”重達五十斤的石彈帶著死亡尖嘯,飛向笈多海軍后衛的三桅戰艦。首發第一輪一百多枚石彈在海上掀起陣陣水柱。然而,非常可惜,一百多枚石彈卻沒有取得戰果。石彈距離最近的敵艦尚在一百米開外。
張勇看到這個情況,憤怒的吼道:“都他媽廢物,眼睛都裝褲襠里了,都給老子瞄準了再打。各炮位聽令,誰先命中敵艦當計首功,進官一階。”
盡管張勇非常不滿意弩炮的射擊效果,可是提婆達多卻被飛魚戰艦的弩炮效果給嚇倒了他驚恐的道:“該死,塞里斯人的戰艦弩炮為何打得這么遠?”
事實上古印度的戰艦技術并不算差,在歷史同斯處于先進水平,根據印度出土的古船,他們在兩千三百多年前就制造出了長達五十七米的三層漿戰艦。不過由于技術局限性,古印度的海戰理論仍停留在海戰初期,既無非是撞擊、接舷跳幫戰術。
提婆達多命令艦隊加速調頭,向魏軍海軍發起進攻。
沒有辦法,笈多海軍最拿得出手的武器是笈多長弓,這種臂展長達一米八的笈多長弓射程最遠可以達到三百米,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左右,馬公弩的優勢不明顯。最有優勢的地方莫過于訓練一個弩手的時間比長弓手要短,但是馬公弩的缺點也非常突出,造價遠比笈多長弓貴。
張勇看著混亂不堪的笈多艦隊,興奮的下令道:“傳令各艦,分散開來,自由射擊,注意拉開與笈多海軍的距離,將他們全部擊沉。”
旗艦上傳令兵用旗語告訴望塔上面的聯絡員,然后再由聯絡員把命令發布出去。接戰兩刻鐘,弦號076戰艦的四號弩炮首先建功,一枚石彈擊中笈多海軍一艘兩層漿戰艦的主桅桿,原本堅固的桅桿在五十斤重的石彈面前,顯得非常脆弱。龐大的主桅桿在瞬間傾倒,傾倒的桅桿砸在了主甲板上,將無數笈多海軍士兵砸成肉泥。然而這并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由于桅桿的傾倒,戰艦失去了平衡,特別是落在海里的帆布,吸收了大量的海水,這讓這艘倒霉的笈多戰艦隨即發生了傾覆。在短短一刻鐘的時間內,這艘被砸中了桅桿的二層戰艦就消失在了海面上。
張勇看到這個戰果,興奮的道:“陸忠義是好樣,打得不錯,繼續努力,我會向太子殿下給他請功的。”
海戰剛剛開始,或許者說在提婆達多的眼中,這個海戰還沒有真正開始,在提婆達多的眼中,海戰直正的開始是在發起撞擊或接弦過程中。不過一艘二層漿戰艦沉沒,落水二百多名士卒,這讓提婆達多的臉色非常難看。笈多艦隊盡管遭遇了風暴,損失了超過二成的戰艦,但是他們還有一百多艘主力戰艦。面對區區一十二艘戰艦的魏國海軍,提婆達多空有數量優勢,卻使不上力。
笈多海軍沒有像投石機、弩炮一類的武器,他們的遠程攻擊手段就是站在甲板上的長弓手,笈多長弓手面對四百步至五百步之間距離的魏軍戰艦,沒有絲毫辦法。好在,經過一刻多鐘的努力,笈多戰艦終于有數艘戰艦完成了調頭。他們不再是被動挨打,提婆達多道:“沖上去,讓塞里斯人見識一下,我們笈多勇士的厲害!”
順風對沖,兩方的距離越拉越近。隨著距離的接近,相應的魏國戰艦的弩炮,命中率大增。特別是受到激勵的076號艦,在四百步的距離上,十二枚弩炮炮彈,其中四枚居然同時命令了一艘笈多三層漿戰艦。這樣的三層漿戰艦,使用了三寸厚的象木作為主甲板,即使是五十斤重的石彈,也只能勉強啃動一層。但是多達三層甲板的笈多戰艦,根本不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將軍,看來石彈效果不理想啊!”一個參謀道:“笈多帝國的三層漿戰艦太皮實了,根本不怕弩炮,咱們的石彈也有限的,不能這么白白浪費啊!”
“哼,不怕石彈,我倒要看看,他們怕不怕燃燒彈!”張勇道:“傳本將軍命令,各艦換燃燒彈,給燒他娘的。”
命令下達之后,這次首先建功的不是剛剛風頭正盛的076艦,反而是一直都沒有建功的066艦。066艦距離笈多海軍三百步的距離內發射了四發燃燒彈,其中兩發同時命中一艘正在轉向的笈多海軍二層戰艦,其中第一枚燃燒彈在側弦甲板上燃燒起了三丈多高的大火。大量笈多士卒急忙去救火,然而第二枚燃燒彈卻在這個時候發生了爆炸,將在戰艦上救火的笈多士卒大量炸傷。
兩枚燃燒彈就含有六十斤猛火油,在笈多戰艦的側弦甲板和主甲板上形成了相當于三分之一區域的火海。要短短一柱香的時間內,這艘被燃燒的笈多戰艦,火勢就失去了控制,盡管無奈,提婆達多還是下令“棄艦!”
就在這時,多達二十余艘的笈多戰艦完成了轉向,并且向魏軍戰艦發起了進攻。二十余艘堪堪進入二百余步的距離內,笈多長弓手開始發威,“咻,咻咻”的笈多長弓像暴風雨一樣飛向魏軍戰艦,魏軍海軍開始出現了傷亡。
“將軍,現在局勢對我軍不利,笈多海軍雖然沒有弩炮和投石機,但是他們的長弓卻可以殺傷我軍士卒,隨著距離拉近,笈多海軍的人數和艦船數量優勢就會顯現出來!”參謀官道:“我們應該控制距離,至少要遠離笈多長弓的有效殺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