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明的理想是豐滿的,可是現實卻非常骨感。冉閔僅僅從他異常的舉動,就推測出了冉明的真正用意,冉明有點天真,他真的以為自己一千六百多年的知識,可以唬一下冉閔和魏國眾臣,好讓這個世界的發展朝著自己理想的方向前進。
然而,冉閔智慧并不像冉明想象的那樣簡單,一個從孤兒成長為天下之主,哪怕這個天下之主只當了三年,但是畢竟冉閔也成就了常人一輩子都無法完成的功業,這樣的人,肯定沒有一個簡單的角色,否則他也不可能在石虎手底下活那么多年。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冉明仍在咬牙堅持著,他相信冉閔肯定就在不遠處看著自己。寒冷風依舊吹著,冉明長時間不運動,體溫快速的下降。他的膝蓋最先失去知覺,接著就是雙手,然后還有腦袋,不知道什么時候,冉明就陷入了無限的黑暗。
次日,當冉明醒來時,冉明突然發現眼前一雙眼睛,冉明看清了,這是冉閔的中常侍尤義。冉明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尤義臉上布滿傷口,一片青腫的角色仍沒有愈合。
“陛下口諭!”
“兒臣聽旨!”
“小王八蛋,敢跟你老子耍心眼,這就是給你的一點教訓。很好,很好,不過老子喜歡。醒了沒有,若是醒了,立刻滾過來參加朝會!”
冉明一聽這話心中大喜,盡管冉閔沒有過問什么,冉明相信,擁有“天聾地啞”的冉閔,弄清林這些事情不難。這一關渡過去了,冉明急忙起身,這才發現,他在一張軟床上,可是雙腿卻不聽使喚。
冉明和冉閔一樣,對宦官也沒有什么好感。冉明道:“快扶孤起來!”
冉明在宮外跪了大半夜,直到昏迷之后才被宦官抬進宮內休息。一夜又累又餓,冉明的又腿也酸麻不已。不過冉明心情大好,硬是逼著尤義當苦力扶去向朝會的宮殿走去。
冉閔舉行朝會其實無非是接受文武百官的吹捧,各種馬屁層出不窮,聽得冉明都快聽不下去了。
冉明成了魏國新的太子,入住東宮,同時,王猛也成了冉明太子洗馬。出其意料,原冉明的眾弟子,都沒有成為東宮屬官。
這一切都是皆大歡喜,當然最興奮的莫過于華夏商盟了,就像后世股市利好的消息,冉明成為太子,給了華夏商盟極大的信心,恢復工坊生產的恢復生產,原本積壓在不其城的糧食也源源不斷的運進鄴城。
華夏商盟沒有因為冉智政變而將冉明的命令大打折扣,五百余萬石米糧運進了魏國,首批糧食五十萬石在冉明并冊立為太子當天運盡洛陽。
冉閔對于如何利用民心是早已有了經驗,冉明弄來的糧食,冉閔不會吝嗇,特別是貧困百姓,一家扔上兩袋,那些得到實惠好處的百姓,立即高呼吾皇圣明。
冉明被封為太子,入朝見習朝政。在朝會上,冉明就直指著歷朝歷代崩潰毀滅的原因,最終去除其他原因,找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土地的分配不均,皇家以及豪門貴戚,富戶地主以一成的人口,占據了九成的土地,他們認為豪門大戶們對土地無節制的兼并,才是導致王朝崩潰的根本原因。
大魏現在的土地多,人口少還來得及挽救,如果等到五十年后,人口繁衍起來之后,土地不夠分配,那時動手就晚了,建議現在不能無限分封土地,還同時指出分封諸國的害處,漢代分封諸王,造成了七國之亂,晉朝分封諸王,又造成了八王之亂,就以秦國為例,秦國以七郡之地,整個秦國擁有三萬余兵馬,如果冉明需要,他可以在一個月內組建至少十萬兵馬,這都是動亂的根原。還勛貴,同樣不能大規模分封土地,只能把土地分發給自耕農。
冉明提出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土地產出太少。用同樣的本錢,其實可以做更多事情。
王猛聽著冉明在上面熱情洋溢的演講著,他滿臉凄苦之色,王猛在心中暗暗嘀咕著“大爺,小祖宗啊,你這可是把滿朝勛貴都得罪光了!”
ps最近更新不給力,主要是單位出了點事,這幾天實在是太忙。分不開身,原本打算補更,最終也沒有完成。承諾如果無法兌現,顯得太蒼白無力,所以大家切看以后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