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黃河黃河(三)
“我們身上所穿的甲胄、衣衫,還有手中的兵刃,食用的米糧,哪一樣不是出自百姓之手?那些百姓才是我們真正的衣食父母。”冉明朗聲道:“孟子曰民為重,社稷為次,君為輕。現在我們的衣食父母正在被洪水肆虐著,隨時有滅頂之災,我們就袖手旁觀嗎?”
“不能,不能!”
“若是沒有那些百姓,那些衣食父母的供養,我們吃什么,穿什么?”冉明道:“誰對我們的衣食父母不利,我冉明就跟他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兩千五百余名將士暴發出震天的吼聲,聲音直沖云霄。
“出發!”冉明一馬當先跳上戰馬,林黑山看了看那對沉重的大鐵錘,氣憤的扔在地上。也跨上戰馬。
冉明的兩千五百余人,沒有攜帶鎧甲和兵刃,僅僅攜帶了自衛的橫刀和單兵鍬,可以說是一支輕裝騎兵。每個兩匹戰馬,一匹騎乘,一匹拖運給養物資。
從福祿至張掖全程莫約四百里,次日日落時分,冉明就抵達了張掖。一天一夜的時間奔馳四百里,這個速度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光速了。可惜,冉明并不滿意。雖然冉明并不滿意,卻也沒有嚴令部隊加速前進,這個速度已經是輕裝騎兵的極限了。如果再快,人和馬恐怕都吃不消了。
就在冉明露宿城外時,八百里快騎仍不停止的向鄴城進發。八百里快騎,采取的是接力的方式,以戰馬高速沖鋒速度前進,和行軍大軍并不一樣。
就在冉明急忙向洛陽前進時,鄴城皇宮中同樣也燈火通明。自劉群病重以太傅之尊榮退之后,魏國進入了以張乾、謝安為首的新一屆內閣執政時期。當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內閣的稱呼,不過張乾和謝安卻擁有正副丞相之實,他們兩個則代替冉閔統領百官,維持魏國國家機器的運轉。
皇宮御書房內,冉閔已經三天兩夜沒有合眼了,他睡不著。鄴城同樣暴雨連天,就連城內那些低洼的地方,都開始出現積水,排洪的下水道根本來不及把雨水排出去。黃河兩千里河堤出現了不同的程度的險情,雖然沒有決堤,但是如果大雨不止,誰也無法保證黃河不會泛濫成災。
歷朝歷代每到這個時候,皇帝都要問天自責,然后祭天下發罪已詔。向上天懺悔自己過錯,祈求上天的保佑。張乾很是郁悶,他的這個中書令交椅還沒有坐熱,居然出了這種事情。冉閔不愿意下罪已詔,這可是要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安石啊,看來蒼天看乾不順眼了。”望著雨幕,張乾嘆道:“乾說到底還是出身卑微,根基不穩,若是盧諶、徐機健在,這個中書令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乾來做的。乾雖是大魏中書令,但是朝堂上政敵太多,這個機會他們一定不會錯過的!”
謝安不動聲色的道:“陛下會下罪已詔嗎?”
“陛下倒是愿意下,不過,被乾阻止了。”張乾反問道:“此乃天災,與陛下德行何干?再說,陛下何有失德之處?雖然陛下殺戮甚眾,但是何時殺過一個無辜之人?”
“孟陽(張乾的表字)毋須擔憂!”謝安道:“他們明著還不敢。”
張乾道:“明著是不敢啊,可暗地里一定會有動作的。”
謝安點點頭道:“陰謀一旦見到陽光,就會消弭于無形之中。無非是借機中傷中書令的名聲而已。只要中書令簡在帝心,他們誰也動不了你!”
謝安輕輕的道:“好在天佑大魏!”
張乾愕然道:“安石,你,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在這里說風涼話。現在我們就是一個繩子上串著的螞蚱,好不了吾,也跑不了你!”
“孟陽休惱,且聽安石細細道來!”謝安不緊不慢的道:“安所說天佑大魏,其實是指去風的那場北地白災。因為白災突現,陛下擔心北漢國會傾國南下,所以動員了十數萬大軍北上,準備拒敵于國門之外。為了打贏這場戰爭,陛下調集了共計二百萬石糧草北上,雖然運輸途中損失不少,但是開春之后,陛下又陸續增加了北方的糧草儲備,現在至少將近百萬石糧食囤積在晉陽,北平也有不下三十萬石糧食,鄴城也有六十萬石。其他邊鎮像雁門、定壤也都存儲著可以支撐著軍民三個月食用的糧草。我們大魏這次在黃河泛濫地區之外,存儲著不少于二百三十萬石活命的糧食。即使黃河最后決堤,大魏也有足夠的糧食應對眼下危機。”
“其次是,由于青州開設了大量的工坊,不少農民會在農閑時間去青州打短工,現在距離秋收尚早,河洛地區留守百姓不多,轉移起來不算太難!”
張乾道:“就算有這二百多萬石糧食又能如何,像元康五年黃河泛濫,青、荊、豫、兗、徐、揚六州一百九十二縣遭災,還有永嘉六年,大興二年,黃河發水,哪一次不是蔓延六州之境,哪一次不是損失慘重,顆粒無收,還要饑孚遍野?”
“二百萬石糧食對于那些災民來說,自然是杯水車薪!”謝安笑道:“安之所以說天佑大魏,其實最關鍵的是,還是秦王!”
“秦王?”張乾不解的道:“秦王怎么了?”
謝安道:“在這個時候,秦王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你等著看吧,不出五天,肯定會有加急文書到來!”
御書房中,張平參見了面無表情的冉閔,然后道:“陛下,臣將葛仙翁請來了!”
“葛仙翁來了!”冉閔頓時來了精神:“快快請仙翁進來。”
說著,冉閔趕緊抹了一把臉,命中常侍尤義給他整理龍袍。著裝整潔,這是代表對一個人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