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刻意忽略的細節
河西或遼東地區的漢人遠比中原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天氣問題。在棉花沒有大規模普及的古代,防寒保暖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但是,隨著冉明發明了羽絨服,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盡管羽絨服技術還不夠成熟,這個時候羽絨服還殘留著異味,由于沒有經過高溫殺菌,部分人穿上羽絨服還會產生皮膚過敏的問題。
但是和凍死、凍傷這種性命攸關相比起來,這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其次是,冉明大規模采取燃燒煤炭取暖,地龍、火墻以及煤火爐的普及,讓秦國軍民安然渡過了這個冬天。冉明查看了相關記錄,整個秦國這年冬天凍死、凍傷僅百余人,盡管冉明知道這個記錄會有一定的水分,但是和預期相比,要好了很多。西北和遼東都是因為天氣嚴寒,漢人無法在那里生存,但是鮮卑人、羌人還有其他游牧民族卻可以生存,這是因為他們體格強壯,比較耐寒。但是如果采取煤炭燒火取暖和羽絨服防寒,應該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日后,無論遼東,還是河西,漢人都可以大規模移民。
由于這次雪災,讓冉明可以趁機購買了大量廉價的牛、馬,只要開春以后,利用新式耕犁,牛拉馬拽,節省人力,就可以開墾大量的荒地,種上糧食,哪怕產量再低,也可以利用面積優勢,彌補這個問題。
完全讓糧食自給自足,甚至有可能支援中原,這讓冉明再無不用在糧食問題上受制于人。趁著年關,冉明帶著一眾官員,視察了許多地方。發現各地百姓的防寒保暖物資充沛,準備充足,一切井然有條,上邽和秦國各郡縣的特價還非常穩定,百姓臉上洋溢著幸福知足的微笑。不用說,這是李賢很好的執行了冉明的治政意圖。
“遠達,看到了嗎?”冉明指著百姓們那充滿希望,朝氣的臉道:“這些百姓能幸福的安居樂業,這就是對我們的認可。這也說明,你做得非常不錯!”
“臣愧不敢當。”李賢不動聲色又拍著冉明的馬屁道:“這都是秦王領導有方。”
冉明點點頭,笑道:“再好的經,只要是碰到花和尚也能他念歪了。再好的政策,如果下面的人執行不力,惠民利民之策,也能成為害民,擾民之政。所以,這政策不僅要梳理清晰,更加保持清晰的頭腦,千萬不能被眼前的成績給迷住了眼睛。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要走的路還更遠!”
李賢道:“如今形勢一片大好,依照目前的情況下只怕用不了多久,殿下就能重掌河西四郡。”
冉明對王猛的表現非常欣慰。王猛抵達張掖后就把鄧渙批得體無完膚,如果地有縫,鄧渙恨得立即鉆進去。
偏偏鄧渙對王猛又沒有辦法反駁,無論張祿如何,人家至少還抵擋了一天,可是他卻連一個時辰都沒有堅持住。
可是王猛似乎還不準備放過鄧渙,他仍面無表情的道:“鄧太守,你作為將門子弟,領軍幾年了?”
鄧渙并不知道王猛的意思,下意識的道:“六年!”
王猛上上下下打量著鄧渙道:“你倒是很自信啊。恐怕初涉軍務的新手,一個雛鳥,就是哪怕一頭豬,恐怕在以多打少的情況下,也能堅持幾天。張掖這樣的堅固城池,連一個時辰都守不住,這需要什么本事。”
鄧渙臉色一白,趕緊解決道:“王參軍,末將是實在沒有想到,金昌只守了一天,末將還沒有來得及準備,這就。”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者詭道。”王猛毫不客氣的指著鄧渙的額頭吼道“你還將門子弟呢,真替你感覺丟人。”
就算是泥土還有三分性,更何況是一個人。作為張掖鄧氏,堂堂開國大司馬鄧禹之后,鄧渙臉上當時就掛不住了:“士可殺,不可辱。再說丟城失地也不是我一個人。”
“怎么你還有理了!”王猛窮追猛打道:“因為你的疏忽大意,讓張掖陷入敵手,數萬百姓淪為俘虜,你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有道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你這樣的人,根本不適合領軍作戰,讓你領軍作戰,那就等于謀殺。讓你出任張掖太守,也會讓張掖百姓跟著你吃苦受罪。猛若是你,現在就引咎辭職,卸職歸田。就算你厚著臉皮待在這個位置不動,猛也會立即奏請秦王殿下,免去你的太守之職。”
鄧渙這下傻眼了,他是一個高傲的人,哪里受過這個氣。鄧渙此時心中更多的則是不滿和怨恨,我不過是因為大意丟失了城池,又沒說不搶回來,居然讓要免掉我的職務。雖然說鄧渙是涼系將領集團中的一員,可是他必竟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也沒有其他想法,他加入涼系將領集團,其實是為了自保,為了保住自己的軍權官位。
王猛居然要免掉他的職務,這下讓鄧渙受不了了。
“辭職就辭職,離開某,在張掖我倒要看看你姓王的如何玩!”鄧渙回去之后,立即寫了一封辭職信。可是寫了這封辭職信,鄧渙就開始后悔了。雖然張掖鄧氏是新野鄧氏的分支,可是此時鄧氏早已不復東漢時期的榮耀了。家中的田地也不多,如果沒有自己在官面上照應著,以后家族的日子將更加艱難。
謀獨自立,鄧渙壓根就沒有這么想過。魏國大勢已成,他也不會做逆天行事的愚蠢舉動。思來想去,鄧渙感覺到了王猛的用意,王猛無非是拿自己立威,用來威懾張掖各將領,只要自己低頭,向王猛服軟,這事就算揭過去了。
真的辭職歸田,他才三十來歲,正值壯年,根本不甘心。至于投降晉朝,他倒可是一走了之,可是家中數百口人,如何走,恐怕魏國也不會讓他走。投降晉朝,能不能獲得這樣的權勢還難說,就怕掛一個有名無實的閑職,把他當成豬一樣養活著。這樣比殺了他還難受。
看著寫好的辭職信,鄧渙也是左右為難。交上去倒是容易,可是自己這一大家子數百口人,以后如何生活,他們鄧氏以武起家,投身帝王家就是他們的家族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