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秘密南下
“要想構建這三級武備體系,就算甲長、保長不用支付俸祿,可是至少要在稅負上面對這些人有一定的優待吧。甲長、保長為了武備工作,脫離農耕,至少要給他們果腹的錢糧。這些丁壯也要給一定的稅負補貼!”王猛拿著筆,在紙上龍飛鳳舞的書寫著。
“地方武備,肯定需要甲胄、兵刃,弩機。這些東西都是消耗品,平時需要養護!”王猛接著又道:“殿下我們來算一筆帳。以一個中等萬戶縣來計算。這就要分成一千甲,一百保,十個鎮。即使每戶出一丁,一個也有一萬余名后備軍,即使裝備其最為廉價的長矛手(步兵克制騎兵的最佳方陣。人手一把橫刀、一柄長矛,一面盾牌,著皮甲)一萬套甲胄哪怕是正卒戰后淘汰下來的,也需要七八千錢,橫刀九百錢、盾牌一千四百錢,弩機兩萬錢,弩箭四十錢(只)(標準裝備為三壺三十六只),矛或槍五百錢,這樣算起來每一個士卒光裝備投入就需要四萬錢,一縣一萬丁就是四萬萬錢,既四萬金。除去裝備,每一個壯丁以一年訓練一個月計算,就需要耗費糧食一石八斗,另外還需要牛羊肉食、鹽等消耗品,算上裝備損耗費,一個縣的開支至少五萬金。即使富縣,良田充其量也不過萬傾,(三十稅一)所供賦稅也僅僅萬金左右。即使殿下有心,恐怕每一縣光截流賦稅,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武備軍的建立。”
冉明陷入了沉思,在這個時代百姓過得太苦,也沒有什么底子。雖然他采取鼓勵興商的策略,事實上走的路子還是像鄧偉人一樣,以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廣大貧苦百姓依然很窮。如果不計算商稅,光依靠傳統的農稅,根本無法支撐武備體系的消耗。
當然以明朝的軍戶制度,利用免稅的措施把軍戶捆在土地上,這樣僅僅幾十年的功夫,軍戶制度也有名存實亡,貪腐成風。
可見在這個時代實施武備體系,唯一欠缺的就是錢的問題。如果有錢,自然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沒有錢,光依靠朝廷的威壓下去,很可能就會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冉明茫然的道:“難道這個路子走不通?”
王猛當然知道冉明的想法,不過他此時卻想偏了,還以為冉明想以武力奪得皇位,打著防備外敵的旗號,藏兵于民,以備不時之需。冉明的想法非常新奇,就像當初在建康城,利用商賈轎夫的方式,把自己的力量,散布的民間,在需要時可以立即拉起一支以供自己所用的力量。
這個想法,王猛是支持。他還沒有迂腐到想依靠僅有的大義或名份,讓冉明去跟冉智爭。冉明跟冉智相比,唯一的優勢就是在軍方,因為冉明從廉臺之戰以軍功名揚天下,這讓軍方一系的將領,對冉明有著無比好感。當然此時,也僅僅只是好感而已,他們是在忠于冉閔的基礎上,對冉明有了好感。關鍵時刻,若冉智依靠冉閔的詔命即位,獲得大義之名,冉明建立的這些軍方人脈和威望,根本起不了半點作用。
冉明利用自己的方式秘密組建軍隊,秦國現在有七郡九十八縣,其中超過萬戶以上的縣僅有十六個,不過如果按照冉明的辦法,秦國目前的人口基數,至少可以組建十萬以上的武備軍。如果冉明手中握著十數萬大軍,不僅可以自保,在冉閔百年之年,一旦風起云涌,就可以背靠西域,連通關中,坐看風云再起。
王猛想了一圈,還是感覺以冉明的辦法是一個好辦法。現在雖然沒有錢,可是冉明卻有啊,以冉明的經以濟世之能,還怕無錢可用?當初冉明依靠青州經濟實力,幾乎供養了魏國超七成的軍需。其中過半軍隊從裝備和人員的訓練,都是冉明一手促成的。王猛道:“殿下,臣以為此法還是上書陛下,讓陛下決定為妙。”
冉明聽聞此一怔,隨即高興笑道:“先生妙計!”
冉明和王猛開始又完善保甲制度。保甲制度不僅可以讓百姓擁有自保的力量,同時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制衡地方豪強,完善的保甲制度,配合監察御史的監督,就能隱約制衡那些在地方獨大的豪強。
秦州是老秦的故地,這里的民風彪悍,作風硬郎,也是天下雄兵的良好孕育之地。如果處置得當,這里不僅可以成為魏國的西北屏障,還可以拉出一支強悍的野戰之軍。
在冉明構思、醞釀,王猛親自捉筆,再由秦王府長史李賢潤色,最后這篇《平戎策》出臺了。隨著《平戎策》,冉明還集中力量給鄴城運送了三萬余張羊皮,五千匹戰馬,外加十萬余頭牛羊的干肉。
雖然這場雪災給吐谷渾、羌、氐、北漢國造成了損失,原本魏國的災情并不嚴重,而且隨著煤炭、地龍、以及羽絨服的大規模應用,這場雪災對魏國的影響其實并不算大。但是因為為了防備北漢國突襲,幽并兩州邊鎮軍民大規模遷移,也加重的魏國的負擔。原本略為盈余的國庫,快速見底。
若非有了冉明從占城國弄來的米糧,說不定魏國也會餓浮遍地。秦國雖然剛剛打下基礎,并不殷實。冉明為了向冉閔表表孝心,硬是從牙縫里擠出這些東西支援國庫。
魏國并州上郡平定縣,魏國大將軍董潤躺在一輛馬車上,百無聊賴的打量著天空中若隱若現的云彩。進入上郡,董潤終于趕緊北漢國進攻之前趕到了。這里距離魏國邊境不足六百里,好在沒有看到北漢國的探騎,證明北漢國如今還沒有打到這里。
董潤松了口氣,還好,還好,終于趕上了。董潤這一路輕裝疾行,丟棄了不少輜重和裝備,僅帶了少量的干糧,為的就是趕緊北漢軍隊之前抵達北地,減少魏國的損失。董潤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睡意漸起。
董潤行軍哨騎已經距離大軍前鋒百里,至今沒有接到接敵的戰報,可以想象,形勢遠比當初想象中要好。雖然身心疲憊,董潤的心情是好的,終于自己的同袍,魏國的子民不用被胡人像宰割牛羊一樣屠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