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打仗其實也沒有什么章法,他只會一招,那就是先用勇猛的騎兵陣前誘敵,當敵人放箭時,再讓那些無人駕馭的戰馬沖鋒。如果敵人的弓箭太猛,他們這些陣前誘敵的騎兵則迂回到敵人兩翼伺機尋找機會。但是如果敵人的弓箭不夠猛烈,他們就取代無法駕馭的戰馬,繼續沖擊。
很顯然,這些柔然人不適合巴圖的打法。當他們三輪箭矢射完,無人駕馭的戰馬沖到跟前時,他們明顯慌亂了。作為游牧民族的戰士,他們當然知道這些受驚戰馬的威力。
柔然人組成的陣形一下亂了,就在這個時候,擔任前鋒的五六千巴圖部勇士看到了機會,嗷嗷叫的沖了上去。
巴圖看到前鋒與柔然人接戰,巴圖提著鋼制的長槍,怪叫著發起了全體沖鋒。一次碰撞,柔然人與巴圖部勇士就像是放倒的麥子,數千兩部騎兵倒在了地上。然后活著人的似乎像沒有看到一樣,繼續撕殺著。
紇提缊瘋狂的沖身邊的部將吼道:“頂住,給本可汗頂住。”
“莫魯哈!你不是想娶妻本可汗的小公主嗎?只要今天你給本可汗擋住這些人,回去,本可汗就與你完婚!”
黑著臉的莫魯哈是紇提缊最勇猛的大將。莫魯哈一不發,退回本陣。率領本陣人馬,向巴圖的王旗沖去。擒賊先擒王,這是游牧民族最喜歡的戰法。
一方面是為了生存而就食與敵,一方面是為了生存,而殊死搏斗。柔然人與巴圖所部在翁金河河畔展開激烈的拼殺。
雖然巴圖部很是勇猛,戰斗力也夠強悍,可惜,在冷兵器時代,血性是代替不了實力。紇提缊也不是軟弱的匹候跋。
哪怕親臨箭矢,紇提缊也沒有后退。因為紇提缊的勇敢,柔然人最終堅持了下來。柔然人從最開始的慌亂中漸漸穩定了下來。他們沉著應戰,奮力的拼殺著,終于利用人海戰術,將戰局朝著柔然人有利方向轉進。
這個過程是血腥的,也是殘忍的,等到兩個時辰后,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最終誰也沒有奈何誰。
在金翁河河畔,巴圖部由于輕敵冒進,最終沒有取得預期戰果。當然柔然人也損失慘重。雙方共計兩萬余人的傷亡,當然還是柔然人的損失更大一點。
就在北漢國巴圖沒有取得進展時,賀蘭部與劉庫仁的主力部隊也抵達翁金河,面對北漢國的主力,紇提缊是沒有實力抵抗的。他只得率領青壯輕裝逃跑。而劉庫仁也得到了紇提缊的老弱婦孺和牛馬財物。
北漢國的主力動向最終還是被魏國的斥候發現,利用八百里快騎向鄴城傳遞,當冉閔得到這個消息時,已經是開元元年的歲末。
在這個時候,為了抵抗北漢國可能發起的進攻,魏國清空了邊鎮二十九城,數十萬軍民,并且將魏國南線幾乎所有的軍隊漸漸北移。
現在,魏國皇帝冉閔才知道自己居然擺了一個大烏龍。
冉閔道:“至于數十萬無辜百姓舉家遷移,一路勞民傷財,都是朕的疏忽,朕要下罪已詔。”
冉閔的話音一落,魏國朝堂上的朝臣們沸騰了。這場緊壁清野,舉國之戰都是眾臣贊同的情況下實施的,怎么可能讓皇帝背這個黑鍋呢。在君父為天的時代,皇帝是不可能犯錯的,所有的錯都是大臣犯的,皇帝就算有責任,那也是受了蒙蔽而已。
崔悅:“陛下,此事無須自責,若非臣一力堅持,陛下也不會被臣誤導。所以這個罪,應該臣也承擔。”
劉群非常詫異,這個崔悅什么時候轉性子了?
冉閔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他豈不明白下罪已詔的影響。有人愿意背這個黑鍋,自然是好事,大不了,免除官職,從財物上進行補償。
劉群道:“陛下,其實事情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我們還有一個辦法!”
“愿聞其詳!”
劉群道:“現在可以肯定,北漢國不會入侵我們大魏了,青、洛、豫都已經沒有了魏國防守,如果這個時候晉朝對我們大魏有了心思,豈不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