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瘋狂之夜(上)
定海縣主要轄區就是定海島和其周圍的一百多個小島嶼,其中面積最大的定海島,面積不過九十六平方公里。就是座不足一百平方公里的小島,此時儼然成了一座巨大的船塢。
數萬人聚集沿海的船塢里,干得熱火朝天。三十多丈長的龍骨在淺水里被眾人拖到指點位置,無數工匠,把整塊的木料件用鉚釘拼裝在一起,以快速的方式,大船簡直是一刻一變。
碼頭的泊位上,此戶停靠著一艘披紅掛彩,桐油味異常濃烈的大船,這艘船足足比五牙戰船大整整一圈,這就是在中國宋代才發明的“神舟”型載重一千五百噸的大海船。這艘神舟弦號標志是神舟十一號。
定海校尉高適站在四五百名水手面前訓話。
“從今天開始,將由你們駕駛這艘神舟十一號!”高適大喝道:“有沒有信心把這艘船玩得如臂指使?”
一個四十多歲黑臉漢子道:“將軍小的有信心.若是出了簍子,您把我的腦袋擰下來當夜壺。”
這個黑臉漢子叫任號令,也算是長期在海上做無本買賣的人,對于大海異常熟悉,據說自己所說,自己帶著那種三千石的小船,居然跑過倭國。
這些水手都是長年在海上討生活的漁民。有的還是海盜。經過華夏商盟與他們洽談,完成了契約合同,他們將以每年十金至五十金不等雇傭金雇傭他們,他們將成為華夏商盟遠洋貿易的員工。
在定海城,這些人最少參加了一個月思想教育,被成功洗腦之后,開始走上工作崗位。冉明早就動了發展遠洋貿易的心思,只是沒有全適的人手。現在他動用整個華夏商盟的力量,挖東晉的墻角,如果再不使用南人擅舟的長處,冉明就白混了。
冉明需要從水路往魏國遷移數十萬人口,這樣龐大的人口,要想運送過去,就算是在后世也是一項難度不小的行動。就算把魏國所有的海船全部收集在一起,一次性不過能運送七八萬人。遠遠不足冉明所需。
木船雖然比鋼鐵船容易制造,材料也方便,像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這些都是用來造船的木料。不過卻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這些木料并不是砍伐下來,直接就能用的,還需要放在陰涼處陰干三年。等木料內所含有的水分,全部蒸發掉,才能用來造船。
這也是冉明為何花大量金錢,直接購買現成的木料,而不是直接派人就地砍伐。
在這個計劃執行之初,冉明就考慮在東晉眼皮子底下建一座巨大的船廠。定海縣倒是首選之地。為了盡可能的增加運輸能力,冉明采取了后世流水線生產的辦法,在解飛和魏猛的配合下,將神舟萬石海船(載重一千五百噸)分解成一萬多個部件,采取標準化操作,購買木料時直接加工成部件,在定海島最后完成最裝。
雖然這樣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不過巨大的船只缺口,并不是依靠提高生產效率就可以完成的。無奈之下,冉明采取了租用的辦法。
晉朝最大的地方其實就是他們的水軍。在三國東吳時期,東吳已經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其中巨型樓船“長安”號可以乘載三千人。當然這是一艘戰船,雖然沒有詳細的數據,我們可以大致推算一下,三千人以每人一百五十斤的體重來算,就是二百多噸,當然戰船上不光載人,還需要有各種武器,特別是水戰方面的盾牌、弓弩、拍桿、撞角、投石機和石彈,就算保守估計,也差不多有四五百噸的武器裝備,當然還需要糧食和淡水。三千人每天按三斤糧食,三斤淡水來算,戰船最不濟也要自持力達到一個月吧,這樣算下來,東吳時期最大的樓船載重至少超過千噸以上。
東吳亡國時被晉軍俘虜了超過五千艘的戰船,東晉的水師力量,基本上從西晉建國到滅亡,都沒有太大損失。最讓冉明可惜的是,在東晉能租到了船只大部分都是千石船內河船,萬石以上的海船非常少。
總之,為了運輸這些向魏國遷移的百姓,冉明付出了太多的金錢和精力。不過這些事情都是依靠華夏商盟具體在做。如果讓冉明自己處理,不知道會出什么亂子。好在這個世界上清官沒有幾個,也沒有商賈不能賄賂的官員。張詢和王成在行賄方面也算是好手,直接大箱子的黃金、白銀,還有特色的江南美女,在金錢和美女的誘惑下,那些腐朽不堪的東晉官員,連他們姓什么都忘了。別說讓他們私自打開城門,放百姓出城,就算在魏軍一旦兵臨城下,讓他們開城乞降,他們也沒有辦法拒絕。
在東晉眾貪官的幫助下,第一批、第二批遷移百姓都順利的完成了轉移,不僅有晉軍官兵護送,甚至還動用包括晉朝水師船只在內的各種海船。
得到這些消息,冉明不禁搖頭“有錢能使鬼推磨,這真是恒古不變的硬道理。”恐怕褚蒜子也沒有想到,除了建康之外,晉朝的官員大部分沒有堅守住他們的操守和底線,也有個別忠心耿耿的東晉官員,他們拒絕受賄,也拒絕給冉明提供方面。
可是不等冉明動手,其他貪官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到嘴的肥肉飛了,要知道這些事情完成,他們得到的金錢,可是他們兩輩子也掙不到的。斷人財路,就等于殺人父母。就這樣,貪官為了自己的錢程,他們發威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據不完全統計,晉朝暴斃了一百多名七品以上官員。
大魏永興五年四月二十,天高氣爽,風和日麗,辰時初,這天正是冉明迎娶的日子。
冉府議事大廳內,一身喜服的冉明沖下首的眾華夏商盟商賈道:“今天雖然是孤大喜的日子,但是,也是我們兩個月來謀劃,收獲成果的日子。今天,歷史將記下我們共同的壯舉,從今以后,天下間誰也不會小瞧爾等!”
張詢滿臉堆笑心里樂開了花,冉明向冉閔上書,保舉他為定襄亭候。也就是說他的爵位從今以后,和劉原一樣位列候爵。不過因為劉嫝的原因,劉原因蔭封為不其縣候。張詢隱隱有點嫉妒,為何他沒有生出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
王成也是高興,他也將成為候爵。整個華夏商盟,將一次性進爵四個候爵,七個伯爵,十二個男爵,二十一個子爵。什么子爵和男爵,基本沒有什么好處,只是多領一份俸祿而已。
可是對于商賈來說,別說是候爵的俸祿,就是王爵的俸祿,也不過祿米萬石,一千多萬錢,他們誰也不會看到眼里。
可是爵位代表出身,在他們身上還顯不出來什么,可是在子孫后代身上,好處不是一點半點。
“都盯緊點,誰負責的事情要是出了亂子!”冉明冷冷的喝道:“休怪孤翻臉無情,不僅奪爵,而且孤還要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