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毒計
諸蒜子自然不愿意看到冉明與謝氏聯姻,可是事實上她只是一個空殼子太后,有的只是那微弱的影響力。雖然她垂簾聽政,實際上并不是大晉的掌舵人,而是一個矛盾調停人。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司馬聃倒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諸蒜子心里清楚,自從黨錮之爭以來,派系之爭,就成了主流的政治斗爭行態。特別是陳群創建九品中正制,把派系之爭,一度推向**。門閥通過血緣,政治聯姻,私交來建立起人身依附關系,構成巨大的關系網,從而改變事態的自然進程,拉幫結派,搞山頭主義,這種政治利益聯盟,眼中從來沒有對錯是非觀念,家族利益成了門閥政治團體的唯一利益。
盡管自稱為禮儀之邦,可是一般的中國人都明白,禮儀不過是表面那一套。矛盾時刻存在,不同的社會自然有不同的舒緩矛盾的辦法,而中國則通過復雜的禮儀,來作出抑制矛盾的嘗試,血脈關系,通常被認為是最可信的,因為外人天生受到懷疑,所以更加依賴家人,彼此抱成一團,建立家族的紐帶,或者維持永世的婚姻,建立裙帶的關系網,這成為了那些政治特權的最大來源。
想到這里,諸蒜子就有了計較,她淡淡的笑道:“哀家有一,不知當講不當講!”
諸蒜子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這樣以來,無論謝奕、謝石、謝萬,謝安都不敢托大。眾人齊起身,躬身施禮道:“請太后示下!”
“皇兒過來!”
司馬聃對諸蒜子向來聽計從。他離開謝道韞,來到諸蒜子跟前。
諸蒜子沉吟道:“兒皇你喜歡這個姐姐嗎?”
諸蒜子的話,讓眾人一聽大吃一驚。特別是冉明,臉上顯得不自然起來。謝安、謝奕二人相視而苦笑。諸蒜子做得這可是好打算,讓司馬聃娶謝道韞,這樣以來,就可以得到謝氏的真正支持,晉室才能安穩的傳承下去。
在謝安看來,諸蒜子這么做肯定是一廂情愿。謝氏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兒女的婚姻,并不是依靠父母之命,媒妁之,其中個人意愿,占據相當一部分原因。況且,謝道韞早已中意冉明,謝道韞不同意,這事情就要多要黃。謝安了解這個侄女,外柔內剛,為了拒嫁王凝之,不惜以死抗拒,弄不好這事反而會出人命。
就算諸太后可以不考慮謝道韞的意見,也不用考慮冉明這個質子的意見,必竟二人的力量太小,胳膊擰不過大腿。然而還是顧慮重重。無論江南的陸、顧、朱、張,還是王、郗、桓,他們都不會同意,謝氏與司馬氏聯姻。現在無論朝野內外,江南、江北士族力量,正處于微妙的平衡之中,一旦謝氏女成為皇后,就意味著這種平衡會打破。
晉明帝之后庾氏,出于潁川庾氏。其兄庾亮因為裙帶關系,最終成為外戚權臣,由于庾亮因寵而驕,肆意挑起王庾,讓東晉原本并不穩定的局勢,差點毀于一旦。這個時候,無論門閥還是大臣,他們絕對不允許另一個豪門外戚出現。
謝安正在醞釀語,考慮如何在不保住諸蒜子的面前上,拒絕這個提議。
冉明也在做著激烈的斗爭,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穿越人士,但是作為一個男人,如果連女人都無法保住,就算能得到天下,又能如何?冉明不是司馬相如,他不會逆來順受。就在諸蒜子說出這句話時,冉明已經向杜聰打出手勢,命令林黑山帶著劉嫝先撤出去,再命令其他麒麟衛,準備挾持諸太后和皇帝,沖出建康城,哪怕是挑出晉魏之戰,也再所不惜!
謝安觀察到冉明身上散發的殺氣,如臨大敵。他向最強壯的六弟視意,命他暗中戒備。
然而,眾人又松了口氣。
司馬聃道“母后,兒臣喜歡這個姐姐,她是師尊的意中人,以后會成為兒臣的師母。兒臣就可以經常見到她了!”
諸太后轉而對眾人道“哀家說來也命苦,先帝走得太早,沒有給皇帝留下兄弟姐妹,讓他一個孤單無依,平素里連一個玩伙都沒有。哀家一見令姜,就感到親切,這種感情,難以割舍。若道韞不嫌棄,哀家欲認道韞為女,不知可否?”
司馬昱松了口氣。
謝安同樣也松了口氣,他真怕諸太后強行立謝道韞為后或者為妃,現在江南才是謝氏利益的根基,如今他們不得不跟司馬氏走到一起,好保全家族。
冉明松了口氣。
謝道韞也松了口氣。這下不用以死抗爭了,至少可以和她的冉郎在一起了!
謝奕道:“臣豈敢高攀?”
諸蒜子沒有理會謝奕,轉而向謝道韞問道:“令姜意下如何?”
謝道韞心喜之余,沒有思考,就答道:“此事由父親和叔父做主!”
諸蒜子道“這事哀家就專權一次,就不問諸位愛卿的意見了。謝道韞聽封!”
“懿旨制曰,謝氏女道韞,溫正恭良,珩璜有則,禮教夙嫻,慈心向善,謙虛恭順深得本宮之心,特認作義女,冊為新安公主。”
謝道韞莫名奇妙的成了諸蒜子的義女,就這樣,一眾人離開了冉府。在回烏衣巷謝府的路上,謝道韞不悅道:“父親,今晚何故如此為難他呢?你看琰弟都受了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