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閃電出擊(四)
代國盛樂城中的朝堂上,爭論非常有特點。代國是拓拔什翼犍建立的,也被認定為北魏的前身!這個時候,代國國語仍以鮮卑語為主,代國眾臣因為是否幫助燕國而展開激烈的爭論!
當然,代國朝堂上的爭論,和漢人不同。漢人爭論或是引經據典,增加說服力,或是故意混攪視聽,或是偷換概念,引對手反駁無語,進退失踞。可是鮮卑人拓拔部卻不同,他們拼的是誰的聲音大,誰的氣勢足,不時的揮動拳頭,拔刀相向,恐嚇威脅。
代王拓拔什翼犍聽了近一個多時辰,感覺頭大無比。無奈之下,只好向梁國候他的弟弟拓拔孤問計!
“以四弟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置!”
拓拔孤是拓拔什翼犍四弟,公元三三八年,拓拔部首領拓跋翳槐去世,遺命立遠在后趙襄國為人質的二弟拓跋什翼犍繼位單于。群臣皆以新近有大事故,拓跋什翼犍未必可以回來繼位,惟恐衍生變化,認為立長不如立賢。拓跋什翼犍三弟拓跋屈為人剛猛而為人多變,並不如拓跋孤為人實和柔順。於是大人梁蓋等殺死拓跋屈,擁立拓拔孤為主!拓拔孤堅決拒絕,并且以自己欲換回兄長!
也可以說,如果沒有當時的拓拔孤仗義,代國也沒他什么事了。所以,拓拔什翼犍非常感激拓拔孤,分封一半國土和部眾給拓拔孤。況且拓拔孤大度且有才華,拓拔什翼犍向這個弟弟問計。
拓拔孤想了想道“以許郎中令之見,非常有道理!我代國助燕抗魏,在幫助燕國避免滅國的同時,也同樣是幫助我們代國自己。如燕國不存,魏國兵鋒在滅掉燕國之后,肯定會調矛頭,直指我代國。而我代國自然不是魏國的對手。為了唇亡齒寒,燕國當助之!”
代國是官制體制基本上是參照漢朝的制度。官職大體如此,不過有一些名稱卻是沿襲秦制。如郎中令,既漢朝時代的“光祿勛”是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所屬有大夫、郎、謁者及期門、羽林宿衛官。掌守衛宮殿門戶。不過,代國的郎中令,顯然是名不副實,許謙的郎中令,只相當于宿衛郎將,主管盛樂代王宮的安全保衛工作。如果寧要換成后世的官職,形象的說,就是**警備團的團長,官雖不大,可是必竟是皇帝的心腹。
許謙聽到拓拔孤支持自己的意見,非常得意,臉上露出濃濃的笑容。
接著拓拔孤又道:“當然,左長史燕鳳的話亦不是無的放矢,同樣也有道理。兵者,詭道也!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也。所以,慎重這是必須的。支持燕國,援軍太少,沒有用處,如果太多,就會將我們代國的腹背暴露的魏國的鐵騎面前。”
燕鳳此時還沒有來得及欣喜,拓拔孤又道:“當然,大冢宰說得也非常對!”
怪不得拓拔孤在拓拔部中人緣那么好,這家伙就是一個老好好,滑得像泥鰍一樣,誰也不得罪!把場中幾派的觀點,都說了一遍,聽上去說得不少,實際上卻都是沒有營養的屁話。等拓拔孤把眾臣說得昏昏欲睡時,戲肉的部分來了。拓拔孤道:“以駙馬都尉之見,如果燕國可以拿出足夠的誠意!我們拓拔部和慕容部本是一宗同源,不幫他們幫誰!”
好在拓拔什翼犍深知拓拔孤的為人,耐著性子,終于聽明白了拓拔孤的意思“這一刀要狠狠的宰!”
但是燕國司空陽騖早已得到了慕容恪的授意,為了不讓燕國亡國,什么代價他都愿意出,就是讓燕國向代國稱臣,也愿意!可惜,慕容恪顯然忘記了,他是一個只講利益不要面子的人,而代國豈是中原王朝那樣面子至上、自欺欺人的政權?
代王府左長史燕鳳貪婪的道“代國出兵支援燕國,燕國必須支付駿馬二十萬匹!”
駙馬都尉遼西公主的丈夫賀野干更加無恥的道:“除了戰馬,還要上貢牛馬百萬計!”
沒有比鮮卑人是最務實的民族的,大冢宰宇文信冷冷的笑道:“還要遷十萬人于我代國”
“以燕國六股河為界,之西之地,盡數割讓于我們代國家”拓拔孤指著簡單的羊皮地圖,陰險的道:“代王,你看,這里是六股河,這里是北邊是燕山連綿,南邊渤海漫天,在此筑起雄關,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
六股河是綏中縣與興城的分界線,屬幽州昌黎郡。其實拓拔孤的眼光夠毒辣,六股河沿以西是天下雄關山海關所在之地,易守難攻。只要代國擁有六股河以西之地,燕國就休想再奪回去,
所以,代國一下子就開出了勉強接受的底線,戰馬二十萬匹,牛羊百萬!以六股河為界,以西的所有土地必須割讓給代國!
燕國司空陽騖為了求得代國的幫助,全盤答應了代國的勒索!不過,陽騖采取了拖字訣。向拓拔什翼犍道:“駿馬燕國現在同樣也缺少,二十萬匹戰馬,以燕國的財力根本拿不出來!牛馬羊倒是有,但是如果一下子把百萬牛羊給了代國,燕國也會餓死無數人,所以,支付肯定不能一下子全部支付出來。二十萬匹戰馬,分三年支付,百萬牛羊,可以在五年內支付完成!”
代國見燕國同意如此條件,突然又感覺到了后悔,真應該再獅子大開口一些!不過,拓拔什翼犍也害怕,如果把燕國逼急了,得罪狠了,會把燕國逼得直接投降魏國,到時候他們調轉矛頭,充當攻代的急先鋒,就有樂子了!
此時。燕國雖然弱,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燕軍再不濟,也能崩掉代國幾顆牙齒!
就這樣,代王拓拔什翼犍狠狠的敲詐了燕國一大筆財富,隨即命令代國精銳部隊十五萬甲士向盛樂集結!準備集結完成后,刻日出發!
陽騖得到了代國的承諾,把談判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回去,經過日夜不停,累死十幾匹駿馬后,信使把代國的條件告訴了慕容恪,慕容恪一看到代國的要求,頓時氣得昏迷了過后,這樣的條件簡直就是在要慕容恪的命。
割讓六股河以西之地,這個條件,慕容恪倒是可以接受,必竟這些地方,燕國目前沒有實力占據。由代國分擔魏國的怒火,慕容恪卻是樂于看到的。然而,讓慕容恪無比氣憤的是,居然一開口就是二十萬匹戰馬,如果是從前,燕國拿出二十萬匹戰馬倒不是什么難事,可是現在,燕國卻不比從前。二十萬戰馬雖然可以拿得出來,只是拿出來以后,就會讓馬背上的鮮卑族三分之一的牧民需要依靠雙腿代步!至于牛羊百萬,那就是在害慕容恪的命。是要把慕容部往死路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