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可惜,夜色也讓這些修道者失去了警覺,那些地雷是這些修道者的最佳克星。突然爆炸的地雷,讓泰米爾人的夜襲變成了強攻。
雖然第二道防線的魏軍防守火力也是異常密集,不過由于夜色視線影響,他們的射擊效果比白天差了太多。不過,盡管如此,泰米爾人要想成功突破第二道防線顯然不是容易的事情。當天邊出現一絲魚肚白的時候,泰米爾人的攻擊才停止。四萬泰米爾戰士,猛烈進攻了一晚。他們甚至一度突破了魏軍的防線,但最終還是被魏軍給趕回去了。在魏軍密集的火力打擊面前,泰米爾人的兵力優勢,實在是發揮不出多大的作用來。他們唯一取得的戰果,大概就是將魏軍的第二道防線弄的一片狼藉,同時讓魏軍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到了第三天,納亞·馬力克終于忍不住了,把他最寶貴的戰象投入了戰場。一千多頭戰象一起發起沖鋒的威勢,足以讓人心驚膽寒。特別是魏軍的第二道防線,只是一個高莫約三尺的城墻墻基,這點高度,對戰象而,幾乎可以忽視不考慮。戰象的進攻,讓遠征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哪怕是魏軍的弩炮和火藥拼命傾泄著火力,然而為了避免戰象因為巨大的聲音恐懼而逃,納亞·馬力克下令把戰象的耳朵刺聾,眼睛用布蒙上,驅使著戰象沖鋒。泰米爾人的戰象果然不負重望,很快就突破了魏軍的第二道防線。
這可不是魏軍故意撤退,而是確確實實被擊退了。八牛弩的威力雖然不小,也可以給戰象致命性的傷害,可是那些伴隨著戰象沖鋒的泰米爾戰士,及時分散了魏軍的火力。最終白刃戰還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牛高馬大泰米爾戰士在白刃戰中優勢異常明顯。
在第二道防線上的爭奪戰,魏軍付出了非常大的傷亡,特別是被戰象踩死或被泰米爾人殺傷的將士非常多,這讓魏軍的損失逞直線上升,短短三天的惡戰,讓魏軍付出了近萬人的傷亡,特別是陣亡將士,已經突破了六千大關。
“將軍,咱們壓力不小,可是泰米爾人絕對不好受!”祖彥道:“第三道防線,咱們再堅守一兩天絕對不成問題。”
“不用堅守了。”陳勇道:“現在海軍陸戰隊一營、海軍陸戰隊二營、海軍陸戰隊三營以及步兵第九營到達了指定的位置,劉牢之所部傳來消息,他們已經抵達金奈城東部,即可可以向金奈城發起攻擊。等明天金奈城受到攻擊的消息就會傳到納亞·馬力克耳中,納亞·馬力克到時候就顧不上我們了,他們肯定不會坐視金奈城被攻擊的,只要他們露撤退的意思,咱們就立即反攻,我們用十五個營(不滿編)的兵力,包圍泰米爾人殘部,只要把泰米爾人留下,咱們的戰略目標就算達成了!”
印度歷史上,泰米爾納德邦極少受外族影響,幾乎看不到印、回教交錯的蹤影,泰米爾的文化是非常純粹的印度教文明代表。泰米爾族文化歷史悠久,除了有自己的泰米爾語與文字,還擁有獨樹一格的文學、音樂、舞蹈、雕刻、寺廟建筑藝術,與北印度文化有明顯區隔。所以除了印度既有的迪伐利新年,(約每年10至11月之間),泰米爾人在元月中旬還要再慶祝另外一個新年—彭歌節。
這主要是泰米爾人身體素質好,身強力壯,而且人口眾多。擁有五百六十余萬人口,這可比東晉歷史上的人口還要多,盡管泰米爾人內斗不止,可是在外敵入侵時,他們往往都會拋棄矛盾,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別看笈多帝國此時已經幾乎占領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可是對金奈城,或是整個泰米爾納德邦而,影響力非常有限。
金奈城也是一個大城,在后世是世界一百都市之一,在這個時代可以在整個笈多帝國排在前五,雖然政治地位不如魏國的洛陽、長安這樣的陪都,可是金奈的規模絕對不比洛陽城要小。面對一個這樣大的巨城,劉牢之麾下只有兩萬余人,顯然是不可能輕易攻破的。
不過泰米爾人的宿敵們,早已找到了一個攻破金奈城的辦法,這也讓劉牢之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美勒坡,mylapore----myli意為孔雀,oor意為城鎮,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雀孔城或者是孔雀高,這里雖然名叫城鎮,事實上并不是一個城鎮,而是一處宗廟集群。這里擁有著整個泰米爾納德邦最大的濕婆神廟,其中還bigshivlinga(如果看過重生之冰封之門,其中提到了就是這個詞。)(生殖崇拜)當魏軍出現在美勒坡下,立即就被泰米爾人發現了,這里作為印度教的圣地,非印度教徒是不允許進入的,更何況還是敵人。光依靠美勒坡的防御力量,顯然是無法守住混婆神廟的,所以這里的廟祝第一時間向金奈城求援。
金奈城里的泰米爾人快瘋了,他們絕對不允許濕婆神廟被魏軍將士破壞,多達四萬余人的軍隊被派出來支援美勒坡。
納亞·馬力克帶著二十七萬大軍進攻馬德拉斯,而金奈城僅僅只留下不足五萬軍隊,這一下子被派出四萬軍隊,整個金奈就成了不設防的城市。雖然美勒坡距離金奈城只有短短六十里的距離,然而這個距離讓泰米爾大軍行軍,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
這就是劉牢之的機會。金奈城的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了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