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苦肉計
冉明剛剛與王猛商議準備把慕容垂調走,這邊王猛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讓慕容垂得到了消息。慕容垂將正在上邽代表吐谷渾與秦國互市的賈堅攔住。
“賈世固,你知道不知道,你現在已經大禍臨頭了?”慕容垂采取以往對待賈堅的策略,連哄帶嚇。
賈堅還真吃慕容垂這一套,就急忙問道:“五爺此話怎講?”
慕容垂正色的道:“垂已經得到消息,秦王殿下對垂已經有了不滿。更認為垂對吐谷渾有了勾結,所以準備將垂調開,對吐谷渾下手。世固兄也知道,正因為吐谷渾乃我慕容部同宗同源,故以往時候垂對吐谷渾都真誠以待,誰曾想秦王殿下卻認為垂與吾那族侄辟溪勾結,垂是大魏朝廷命官,正四品武職,秦王殿下未有皇命,自然不敢加害垂,可是秦王殿下,卻身為大魏戍邊秦王,對秦國。涼州、河州、沙州,以及西域都護府,諸胡藩皆有管理之責,固,秦王殿下會遷怒吐谷渾部。……據垂所知,秦王殿下少不得以強兵逼迫吐谷渾,如果先生此時回去,肯會在被奸人所害,請世固兄三思為上!”
賈固雖然箭術、智謀無雙,但是天生膽子非常小,被慕容垂這連哄帶嚇,頓時失了方寸。慕容垂說的這話,絕對是半真半假。雖然冉明陰霾的提出了養寇自重的計謀,但是作為秦國客軍統帥,對于冉明的作戰意圖,還是可以猜測出來的。當然,慕容垂也有小心思,冉明的養寇自重計劃,正好如慕容垂的重國計劃,不謀而合,所以慕容垂更加不會點破冉明了。就這樣,冉明有意縱容吐谷渾、氐、羌各部,只要他們鬧得不太過份,冉明也不對他們下狠手。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當孫子,冉明還有事沒事,挑起事端,故意制造一絲**,
慕容垂也樂得當好人,他習慣于在關鍵時候充當吐谷渾部的救世主。冉明對吐谷渾部往開一面的情況是有,但是絕對不會因為慕容垂,而是因為冉明既定計劃。但是經過慕容垂之口,這一切都成了慕容垂的功勞。
賈堅失神落魄的道:“五爺,還請五爺求我,救我們家大單于!”
慕容垂來到徘徊著,考慮了良久,深吸一口氣道:“目前,欲救吐谷渾只有兩步可走!”
賈堅緊張的問道:“敢問五爺,是哪兩步!”
慕容垂道:“你當知道秦王殿下是一個睚疵必報,心狠手辣之人,想當初辟溪命人襲擊洮陽縣城,可是把他得罪狠了。若不對秦王殿下一個交待,這件事恐怕還無法善了!若世固兄可以說服辟溪吾那族侄,讓他只身抵達上邽,負荊向秦王殿下請罪,再加上垂從旁勸導,或許吾那族侄辟溪可逃過一劫。不過縱然這次性命無憂,可是從此也休想獲得自由,得在上邽或鄴城當一富家翁足矣。”
賈堅露出滿臉凄苦之色:“五爺也非不曉得我家單于性格的人,他豈是任人宰割之輩,但凡有一線生機,他亦會背水一戰!讓他向秦王殿下負荊請罪,這比殺了他還難受,恐怕他寧愿把吐谷渾拼得一干二凈,也不會束手待斃。況且秦王殿下,恐怕還沒有消滅我們吐谷渾的實力吧?”
慕容垂一聽這話,勃然大怒道:“世固兄以為垂在危聳聽?難道你真以為他辟溪用兵可以與吾四哥相比,你們吐谷渾的勇士,就勝得過我們大燕的鮮卑勇士?”
慕容垂的連番發問,說得賈堅啞口無。吐谷渾以前雖然是西北當之無愧的霸主,但是和鮮卑慕容部相比起來,這還是一個大人與小孩的差距。就算在慕容俊時代,慕容部也擁有二三百萬部眾,三十余萬控弦之士,打得高句麗、扶余沒有一點脾氣。相較之下,慕容吐谷渾與土延、吐延祖孫三代,還真是小兒科。
可是慕容部那么強大的一個部落,卻依然敗給了魏國,準確的說,只是敗給了冉明,是冉明利用不足萬人的魏軍殘兵敗將,在廉臺之戰時,發動夜襲,一戰大敗燕軍主力,致使燕國望魏恐懼,從而形成了魏國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戰場神話。
冉明來到秦國一年的時間內,先后組成了兩萬余秦軍軍隊,雖然明面上這是一支步騎混編軍隊,可是明眼人卻都清楚,這只是冉明的障眼法。秦軍步兵中的陌刀營、射聲營以及槍盾、刀盾營合計一萬戰兵,其實戰馬兩萬匹,除了一個槍盾部和刀盾部兩千人馬是單純的步兵部隊,像五千陌刀營就擁了一萬五千余匹戰馬,射聲營三部五六千匹戰馬。
至于秦軍的騎兵軍,則是清一水的一人三騎,雖然只有五百騎的重裝騎兵,但是輕裝騎兵卻是鋼質甲胄,單兵折疊盾牌,強弓硬弩,簡直武裝到了牙齒。
這樣的軍隊比起魏國冉閔最精銳的步軍、中壘、屯騎、越騎、射聲諸軍,絲毫不弱。不論戰場指揮水平,單純的比拼裝備,吐谷渾那點可憐的家底還真不夠看的。況且冉明不僅不是不懂軍事的白癡,更是天下間有名的帥才,像慕容恪、桓溫、苻洛都在他手底下吃過虧,這是一個鬼都不愿意招惹的人物。
賈堅明白,吐谷渾就算想打,也沒有一點機會。
明知是死的結局,沒有人愿意去做。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一個人,特別是像賈堅這樣貪生怕死的人!
賈堅的臉簡直就像一張浸透了水的麻布“敢問五爺,第二條路是什么?”
慕容垂道:“第二條路,其實也簡單,既然橫豎都難逃一死,不如拉著秦王殿下一起陪葬。”
“啊!”賈堅自然明白慕容垂的意思,這還是要打
慕容垂冷冷的看著賈堅道:“辟溪成為大單于在河西之地,也算是聲名赫赫,甚得人心。又與燒當羌部姚萇有往來,何不聯合姚萇、苻堅、集吐谷渾、羌人、氐人三族之力,將秦國連根拔起?雖然吐谷渾、羌人、氐人,三家勢力任何一家都不足以抵抗魏國之力,不如一起聯合。天道自在人心,大晉立國近百年,早已深入人心,甚得天下百姓擁戴。然則先有匈奴、羯割據一方,殘暴不仁。后有冉氏賊子狼子野心,獨霸北方,另今上天子蒙塵。我等皆是大晉之臣,食大晉之祿,當還君恩,豈可坐看奸人當道。不若聯合氐、羌、共抗國賊,匡扶晉室江山!”
賈堅心中也升起一股強烈的欲望,北結北漢國聯合拓跋部、賀蘭部、高車部,南結羌族、氐族,背后西域,謀奪涼秦涼。一旦天下突變,風云再起,即使辟溪不是明主,眼前不是還有一個慕容垂嗎?
慕容垂在慕容部的威望并不弱于慕容恪多少,況且他還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嫡親五子,原本最有機會成為帝國繼承人的人。他若是振臂一呼,鮮卑慕容部、段部、宇文部、獨孤部豈會紛紛響應。到時候,天下誰屬,還未必可知。
如此命懸一線,任人宰割,還不如奮力一搏。
人活一世,豈不是為了名利?賈堅就是這樣一個人。你說他怕死吧,他有時候卻非常執著。當慕容評招降他,他置之不理,當冉閔委任他為少府。可惜,他寧愿去官歸田。賈堅不是不為名利,而是他的名利不為人所知。
賈堅是西晉官宦世家,他祖父、父親都是西晉的官員。他如果想成為晉朝的忠臣,也不會侍趙。當然,因為冉閔的初期得位不正,賈堅不看好他。當前燕引兵入侵渤海時,他同樣不看好在遼東稱雄一時的慕容部。不過當冉閔日落西山,東晉北伐遙遙無期時,賈堅這才決心,棄晉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