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冉明的擔心是多余了,郭慶部同樣在洛陽城中損失慘得,士氣受挫,根本無力進攻。
當苻洛得到郭慶的匯報“洛陽被魏軍奪回,郭慶部隊傷亡過半。”
苻洛當時就嚇了一大跳“難道說自己猜測錯了?冉明在洛陽外圍只是故布疑陣?”
隨即他又一想,郭慶可是秦國軍中少有的悍將,其部戰斗力也非常強!能將郭慶部打得半殘,應該不是魏軍的小部隊。所以他急忙下令讓楊安和徐成回援,自己傳令郭慶撤回函谷關!
楊安的部隊剛剛到達義馬,也就距離新安六十多里,現在調頭回去不是太遠的路程,不過這樣軍令像兒戲一般,朝令夕改,讓楊安部隊的士氣受挫嚴重。
可是徐成不一樣,他帶著苻洛僅有的五千騎兵,一天的時間已經跑到潼關了,離新安已經超過三百里了!等苻洛的信使追到潼關,徐成正準備出發,前往長安!
結果看到了苻洛的軍令,徐成也沒有廢話,直接點齊兵將原路返回!
氐人必竟不是游牧民族,他們的騎術水平比漢人強點,但是有限!這一來一回六百里路,可苦了那些秦軍騎兵。剛剛出了潼關就開始叫苦連天。
不過徐成可是一個出必行的主,他自然知道什么叫做軍令如山。所以他不顧士卒的叫罵,強令部隊行軍,不聽軍令,磨磨蹭蹭的,二話沒有,直接馬鞭抽過去,迫于徐成的淫威之下,這些秦軍騎兵不得不急行軍向新安進發!
這個時代的騎兵沒有馬中三寶,正常行軍三百里已經頂天了,再快,馬蹄就會受損,戰馬也會因而報廢。在回軍途中,即使徐成再三要求加快行軍,怎奈秦軍騎兵人馬皆疲憊不堪,所以速度并不算太快!
急趕慢趕,徐成最終還是在在次日中午時分到來了桃林縣的固鎮(今故縣鎮)從關中通向洛陽的咽喉要道就經過這里,這里地形復雜,秦嶺山脈橫臥故縣境南,是扼守關中咽喉要關的絕佳地點(秦關就在這里)叢林覆蓋,樹木蒼翠,郁郁蔥蔥。
同時,這里也是伏擊的絕佳地點,不過由于徐成得到了苻洛的信息,以為魏軍主力還在洛陽,所以也沒有在意。必竟士卒都非常疲憊,再說前面十余里就到了魏函谷關,那里還駐有千余秦軍士卒。
然而徐成沒有注意到山道南側的山坡上無數只眼睛,殺氣騰騰的看著他們!
“將軍,秦軍來了!”斥候向荊展匯報道!
荊展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他拔出橫刀(青州制作,現未普及)扭頭沖后面的討逆軍士卒道:“能否成功,在此一舉……讓過前鋒,斬斷其腰。”
不足一柱香的時間,下面的山道上就揚出一大團塵煙,秦軍騎兵隊伍中間的大纛上,寫著一個斗大的‘徐’字,為首的一員身裝銀甲的秦軍,面貌極為丑陋,與三國的惡來典韋有的一拼。不過此人的身材矮小,僅六尺多一點。換算成現在的尺寸,僅一米五左右,別說是一個男人,就是女人個子也有點低!
這人就是秦軍將領徐成(正史此時他僅為斥候軍候,相當現在的偵察營長),歷史上王猛初以文御軍,為樹立,正巧徐成沒有按王猛的命令回營。王猛道:“若不殺(徐)成,軍法不立”
最后,為鄧羌求情,王猛才赦免了徐成。徐成感恩,逢戰必爭先,屢次立下大功,最終做到射聲校尉、并州刺史!
就在荊展準備發起進攻時,突然徐成身邊的副將張蠔道:“將軍,情況有點不對!”
經過張蠔提醒,徐成也反應過來了。山坡上太靜了,按說這個時候鳥類已經南遷,不過還有走獸啊,五千騎兵經過,如此大的動靜應該驚動野獸。可是山坡上現在為止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徐成急忙喝道:“全軍停止前進!”
就在這時,荊展喝道:“給我殺!”
“咻咻咻”密集如雨的弩箭,像蝗蟲過境一般立刻遮天蔽日般向秦軍騎兵射去!
原來準備回援洛陽的秦軍騎兵,根本沒有想到在這里居然會遇到伏擊,頓時就亂成一團。
徐成見狀,怒吼道:“賊子安敢欺我?傳本將命令,結陣舉盾,反擊!”
可是這個時候,身為冉明的侍衛統領荊展怎么會給徐成機會,就在中部騎兵受到襲擊時,后軍和前軍同時自然反應過來,他們急忙向中間靠攏。不過深得冉明真傳,會對付騎兵的荊展怎么可能沒有準備?
荊展一看秦軍騎兵遇襲后,后衛部隊和前營同時快馬加鞭向中間靠攏。
荊展揚起手中的橫刀。然后口中喝道:“拒馬槍起!”
數百十名討逆軍士卒立即拉起地上用淺塵土覆蓋的繩索。數十面平面拒馬槍瞬間豎起,急速飛奔的秦軍騎兵看到那寒光閃閃的拒馬槍再想避開哪里還來得及,就連大將徐成,他的戰馬也不由自主的撞上了拒馬槍。
徐成的戰馬倒斃在地上,一下子將徐成摔出一丈多遠!
ps今天,冉魏已經連續更新兩個月了,程志已經創造我的記錄,兩個月沒有斷更。這是從10年進入網絡寫作開始從來沒有的事情。聲明一下,往后工作會很忙,更新稍慢一點,每天一更,更新字數提高到每章四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