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王依您之見,此事應該當如何應對?”
此時武陵王司馬晞乃晉元帝第四子,現在任晉朝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雖然司馬晞沒有治國才干,不過此人尤其喜愛軍事,軍事才干非常突出,單以軍事才能而論,在司馬氏諸王中,他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當然,厚臉皮的除外。桓溫對此人比較忌憚。
司馬晞想了想道:“此事從小處看,只是林邑過對我大晉一次小規模的試探,別說僅僅出兵數千,就算傾其林邑一國,恐怕仍不足以威脅我大晉安危。不過,這或許是范佛對我大晉的投石問路之舉,若我大晉無動于衷,恐怕他將野心膨脹,變本加利,如此以來,安南諸國見我大晉軟弱可欺,定會效仿北胡,對我大晉群起而攻之。長此以往,我大晉之南,則永無寧日!”
諸太后“皇叔的意思是,打?”
“不錯!”司馬晞道:“阮刺史雖然忠心耿耿,但遠水解不了近渴,等交州兵馬到達建康,恐怕桓溫早已攻克建康,交州軍不足為我們所憑!”
諸蒜子看了看其他人,“你們以為呢?”
蔡謨倒有點不舍的道:“交州軍若是能來援建康,多少是我們的希望。也是我們建康軍民支持下去的希望,若建康沒有了支持下去的希望,我們怎么怎么辦?”
王述也是沉默不語。
倒是司馬昱急了“若是沒有希望,建康恐怕連一個月也守不下去!”
司馬昱說得不錯,這個建康城可是多災多難,王敦叛晉,兵發建康,城破了。蘇峻、祖約之亂時也同樣攻破了建康,此時建康城的防御設施并不算太好,至少比洛陽城差多了,洛陽、長安建城都沒有守住。蜀漢道路崎嶇,可是桓溫仍然打下成漢,更何況是一座沒有外援,沒有防御縱深的城池?
諸太后看著在場的眾人,又看看懷中的小皇帝,臉上露出一絲堅毅。諸太后道:“諸位不必擔心,我們還有機會?”
“機會”司馬昱喜道:“還有什么機會?”
諸太后道:“桓溫和冉明締結盟約并不是永固的。”
諸蒜子指了指北方道:“哀家聽聞魏主冉閔已經平定的并州崔通,得勝還師鄴城?”
司馬昱點點頭。
“魏軍還有什么動作?”
“除了派出大將軍董潤率軍兩萬步兵駐守的壺關,其他軍隊都集中在了鄴城,目前鄴城應該不少于八萬軍隊!”蔡謨小心翼翼的道。
蔡謨雖然是權傾一時的司徒,可是在諸蒜子面前,他卻不敢有一絲不敬。甚至升不出一絲異想。說來也怪,諸太后若是沒有一段手段,手中若是沒有一點實力,可是不可能的。
諸太后道:“冉明只是臣子,魏國能做主的還是冉閔。冉閔此人,哀家還是知道的。他勇則勇矣,但絕對心向我們大晉。在當初趙主石虎死后,冉閔盡誅石氏,請求歸附大晉,是朝中各臣工說冉閔狼子野心,居心不純。哀家見眾意難違,就沒有反對。可是事實上,冉閔一直在觀望,在等我們答復。”
司馬晞聞,仔細考慮了下也是。當初冉閔曾先后三曾請求歸附晉朝,結果朝中大臣大部分反對,以為此時北伐時機尚未成熟,所以不予以答復。
按照當時晉朝的實力,是沒有北伐的實力。可是同樣害怕擔負中原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成為自己沉重的包袱。中原之地,現在滿目瘡痍,赤地千里,不見產出,只有消耗。司馬晞長長的嘆了口氣,都是鼠目寸光之輩。
司馬昱道:“以太后之見?”
“溫賊專橫,實屬晉之曹操,惡之若虎,北地尚伏著另外一只猛虎,諸卿為何不來一個兩虎爭食?”諸太后說完,立即起身,拉著小皇帝道:“皇帝,跟哀家回去。”
諸太后走后,四個人面面相窺,蔡謨伏身叩首道:“臣恭送太后!”
司馬晞、司馬昱、王述也匆忙道:“臣恭送太后”
蔡謨望著諸蒜子的背影,心中露出一絲陽光,滿面隱晦一掃而光。忍不住拍案而起。“太后之謀甚好,兩位王爺,王大人以為如何?”
司馬晞道:“此乃上上之選,只是這御虎之計。”
王述笑道:“桓溫現在是當朝太尉,南郡公,又由誅滅成漢之光環,手握天下兵馬調動之權,若對閔委之大將軍,加侍中,散騎常侍,進爵魏王,都督幽、并、冀、兗、青、雍、秦、涼八州軍事,諸位以為如何?”
司馬昱卻毫不猶豫的道:“如此甚好,冉閔麾下步騎數十萬人,根基在北,危險不到我等。”
蔡謨卻猶豫道:“只怕冉閔當了三年的魏國皇帝,不愿卻帝號,不尊晉室,那若如何?”
司馬晞嘆了口氣:“若閔不除帝號,不尊晉室,那就是大晉的國柞如此,天不佑大晉了!”
蔡謨道:“王爺這是同意了?”
司馬晞反問道:“蔡大人還有更好的辦法嗎?驅狼吞虎只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冉閔若尊,御虎之計,其實更好解決,諸位難道沒有發現,魏國原本已經日幕西山?”
三人皆點頭稱是。
“廉臺之戰就是冉閔的背水一戰,但是開始是冉閔發起的,最后卻是冉閔的次子楚王打下來的,孤還得到消息,此子用兵如神,戰必勝,攻必克,更難得是其子才華過人,著有一書名曰《千字文》,可謂之蒙學發啟至寶?孤還有一冊冉明所著的《三十六計》,此書乃兵法魂寶,雖然比起《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略有不足,但其中妙處,更是各有千秋。”司馬晞忍不住的笑道:“冉閔可以不來鄴,其嫡長子智亦可不作為質,只若其子明在建康為質子,冉閔則必受制于大晉!”
“王爺妙計”蔡謨的馬屁立即送上。
司馬晞道:“蔡大人妙筆生花,奏折還需要勞煩蔡大人了。”
司馬昱道:“何人為使,此事應快,遲則危矣。”
司馬晞沒有說話,對于朝中這幫大臣,他了解并不多,司馬晞最了解的還是兵事方面。
蔡謨沉吟片刻后,輕聲道:“王爺,王尚書有一子坦之,字文度,才思敏捷,堪稱少年俊杰,仕林間人稱江東獨步王文度,謨以為,可以加坦之為著作郎,進黃門侍郎,添為欽,作為使節,前往鄴城!”
王述狠狠的瞪了一眼蔡謨,這一是件大功勞沒錯,可是同樣萬分危險。不過,他還沒有來得及開中阻攔,就見司馬昱道:“如此甚好!”
司馬晞也點點頭“你們看著辦吧,孤就不參與此事了!”
王述只得把心中的話憋回肚子里。
蔡謨看到王述的樣子,用深意的目光看了王述一眼道:“王尚書還有何要事?”
王述道:“述以為,單憑坦之恐難當此重任,述聽聞謝仁祖之從弟謝安,出身名門,才學不俗,應添為副使!”
“亦可!”
ps晉與林邑之戰晉書中記載的,晉書帝紀八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一下。在公元353正月交州刺史阮敷起兵討林邑,攻城五十四座(應該把他們的小鎮都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