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陌刀成軍
青衣小廝邀請了司空條攸之后,又轉身邀請了其他幾個魏國朝堂大臣,像銀青光祿大夫劉啟,護國法師法饒(向冉閔提意見殺胡的人)司徒韋謏,衛將軍王寧、吏部尚書裴宜等十數人,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朝著太尉府進發了。
進入太尉府,名義上是太尉申鐘設宴款待眾臣,然而進入府邸之后這才發現,宴席上既沒有好酒好菜,就連女婢都少的可憐,斟酒什么的,都是自己來,氣氛顯得相當嚴肅。
太尉申鐘微微一笑,率先道:“幾位貴客,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幾位可莫要見怪。”
條攸猜測到了申鐘的打算,“多謝太尉大人盛情款待,感激不盡!”
幾句寒暄,申鐘話鋒一轉,進入今天的主題。申鐘嘆了口氣,道:“大魏如今乃多事之秋,天生異變,不知是否是上天向我們示警?”
要說讖,最有權威的還是法饒。
石虎在位期間,生活十分荒淫奢侈,又對百姓施行暴政,表現出種種殘暴的一面;不過他厚待來自西域的佛教僧侶佛圖澄,客觀上對當時佛教的傳播有一定貢獻。不過,這個時期的佛教也不是什么好鳥,佛門教徒依仗著石虎的寵信,殘酷迫害漢人百姓,絲毫沒有一點佛家憐憫之心。
冉閔遭受諸胡圍攻,準確的說佛圖澄功不可沒。這其中涉及了種族宗教之爭,但是以漢人道教全面落敗而告終。在這個時代,法饒至少還是道教的領軍人物,在魏國有著不小的聲譽。
法饒點點頭“這確實是上天向我們示警。”
申鐘故意裝成驚訝的樣子道:“帝出于震水為主,應該如何解釋?”
“哎!”法饒嘆了口氣道:“震為雷的性質為木,位于正東方;坎為水位于正北方。當初楚王殿下代替陛下防守廉臺,面對四夷圍攻,終得天助,克敵四方。輕兵直取青州,立下基業。”
條攸思付片刻,問道:“晉屬金,魏屬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這么說來,五德運轉,魏必代晉?”
法饒伸出一根手指,道:“十年,最多十年,魏必代晉,天下一統!”
接著法饒又道:“去歲末,貧道曾為陛下占卜一卦,然,結果卻是大兇之象,誰曾想時隔一年,貧道再占卜,卦象卻是大吉之兆。”
眾人都沉默了,這時,司徒韋謏道:“讖一出,大魏人心惶惶,都在擔心魏國的未來,太尉大人,吾甚是擔心,為太子擔憂!”
申鐘點點頭道:“從目前看,太子之位仍然穩固。不過隨著楚王擊敗慕容恪、收復青州、擊敗苻洛、攻下弘農郡、潼關,一時間威望無尚!桿弱枝強,實非大魏之福!”
條攸冷笑一聲“太子若繼位,必為崔氏傀儡,崔氏當權,我等就完了。”
裴宜道:“各位大人,宜有一個想法,我們即使盡力輔佐太子殿下,最終難免會被飛鳥盡,良弓藏,不如我們轉而支持楚王殿下!”
申鐘大急道:“這怎么可能,太子之位屬陛下親立,況且太子尚未失德,所作所為,乃不失明君作為,我建議你們幫助太子掌握主動,盡力輔佐太子,扭轉劣勢才是取勝之道!”
王寧道:“有無遠慮,必有近憂,我等必須做最壞的打算,至少應該與楚王殿下混個臉熟,摸清楚王殿下的態度!”
申鐘想了想道:“如此,亦可!”
洛陽城孟津渡,此時新任長水軍校尉王覬率領兩百多艘大小戰船抵達孟津渡。雖然謝艾以水攻之計,消滅了魏軍長水軍的三分之一的戰船和兵力,不過長水軍實力仍在,況且設在不其的青州造船廠,在解飛、魏猛的帶領下,最近制造出來的萬石戰船已經下水了。萬石戰船,也就是滿載重量在萬石左右,其實,這種木船也不算太大,載重僅六百噸,比起后世輕則萬噸,重達數十萬噸的巨輪相比,還是不傎得一提!
此時,船隊中就有唯一的一艘萬石大戰船,這艘戰船有五層樓那么高,長約三十二丈,寬約六丈,吃深近丈,在第五層甲板上,建有一小閣樓,用于瞭望和戰斗指揮。這艘戰船有三座桅桿,采取風帆和劃槳雙重動力推進。甲板和戰棚上設置有女墻,可隱半身。女墻上設有跺口,供射箭用。在戰棚四周還設置有作戰平臺。武器裝備就更加牛了,除了四具按照冉明圖紙設計的重型回回炮,這種重型回回炮可以把一百五十斤的石彈,拋射到四百多步的距離。哪怕是晉朝水師最先進的戰船,恐怕也經不起一顆石彈的轟擊。還有多達三十六具八牛弩,僅僅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三十六根長達八尺的巨弩箭,在八百步距離內殺傷敵人。
在船的前、后,設有拍桿,拍桿長六丈,形如大桅,上置巨石,利用設置在甲板之下的絞盤來操縱,向敵方戰船砸擊。桿不是利用杠桿原理讓高處的直立捆在長桿的巨石自由下砸,以此擊碎敵艦,對付靠近的敵小船很有效。
冉明站在渡口,打量著這艘大船,眼睛滿是激動之色。
尼瑪,隋唐時期出現的五牙戰船終于出現了。
站在船頭,一個黑臉的大漢滿是激動之情,大漢飛快的向冉明的方向跑去,由于速度太快,渡口地面潮濕,居然摔了一個跟頭!“殿下,我成功了!”
冉明這才發現,居然是牛實,外號牛大錘。現在青州軍器監的監丞,大匠。
牛實激動的道:“小底做出來了,小底終于打造出來了祖上發明的拍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