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風氣要不得,連折子都抄,可見太懶了,如此怎么能辦得好差事?”
“另外還有八本折子,胡說八道,毫無根據亂說。”
“御史雖然有風聞奏事的權利,那也不是這般濫用的,若是這般毫無事實根據,一看就是污蔑陷害的謠,御史也當成什么正經事上奏,這是瀆職。”
“都說好鋼要用到刀刃上,御史風聞奏事的權利,是為朝廷肅清風氣,監督官員而設的規矩,可不是他們濫用職權,隨意污蔑他人的工具。”
“這般歪風之氣如果不能剎住,那就是朝廷拿俸祿養蛀蟲,會把朝堂攪得烏煙瘴氣,百官人人自危。”
“另外十一本折子,語空洞,之無物,真正有用的內容,就只有一句,且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鄉下田莊的百姓都不用找村長,自己就能處理的那種,這些大人們卻揚揚灑灑,寫了滿折子廢話。”
“如此既浪費朝廷的筆墨紙硯,也浪費皇上的寶貴時間,屬實可惡。”
“更可惡的是,他們抓著一點沒有錯處的小事中傷同僚,可見心胸狹隘,不配為官,放任這種官員,那就是禍害百姓。”
“至于其他剩下的折子,那叫狗屁不通。”
“連字都認不全的官員,本王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成為朝中重臣的。”
“一篇折子里連篇都是錯字別字,就連本王這個帶兵的粗人,一眼看過去,就能看見十個八個錯字別字,朝中這些號稱十年寒窗苦讀考出來的大人們,是怎么寫出來的?本王仔細想了想,就算故意寫錯,本王都寫不了這么多錯字出來。”
“可見在不學無術這方面,這些大人們還挺有本事。”
“不過這樣的本事可考不了功名,所以本王建議,徹查當年科考他們是否舞弊,是否有人賣官鬻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