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安身在做事的時候給人一種分外認真專注的感覺,這也是趙無疆讓閻安身主辦這件事的原因之一。
閻安身,是個文人,當年是軒轅玉衡的擁躉者之一,也被軒轅玉衡種下了蠱毒,后來被趙無疆所解。
作為工部尚書,他喜好字畫,更喜好倒騰各種東西,無論是水利設施的研發,還是對各類建筑的研究。
他雖然曾是軒轅玉衡一派,但確實為大夏做過不少實打實的貢獻,后面迷途知返,趙無疆和軒轅靖也就留了他一命,也沒撤去他的官職。
閻安身在知曉火藥配比之后,心中并沒有如同太常寺卿那樣對趙無疆嗤之以鼻,而是震驚以及質疑。
趙無疆能提出這個火藥,在他眼中就不是一般人了。
只是理論是需要實踐為基礎的,不是張口就來。
比例究竟對不對,還要他親自試試!
當然,他不會知曉,趙無疆的理論,有著大量藍星先輩們的實踐為基礎。
“這罐子,會不會小了點?”兵部尚書發問:
“有沒有一種可能,罐子里不裝硫磺硝石等物,裝其他的,也有不小的威力?”
“嗯?”閻安身疑惑,罐子里的藥材已經裝的差不多了,就差封好開始加熱。
“就算不會爆炸,罐子大點,里面塞滿東西,用投石車投出去,多少也能砸死砸傷些敵軍吧?”
兵部尚書說出自己的理論。
工部尚書閻安身沒好氣,揮了揮手,與兵部尚書有種雞同鴨講的感覺,呵了一聲:
“你還不如趙大人呢?
他知曉藥性知曉會爆炸,跟本官囑咐的配比,雖沒經過驗證。
但你的理解根本與我們相差甚遠,往罐子里塞滿東西,再送到南境去用作投石?那為什么不在南境就地取材?”
“也是。”兵部尚書撓了撓頭,蹲在地上,絲毫沒有三品大員的樣子。
畢竟他是從下面調上來的,又不像閻安身等人多是文人出身,他是個武夫,只懂些什么調兵打仗,兵法之類的。
可他偏偏又沒機會去戰場。
閻安身抱著成人腦袋大小的火藥罐,認真講解道:
“別看罐子不算太大,若是真成功了,少說得炸,嗯,一丈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