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變蛟把這些俘虜交給了陳明成處置后,便在一邊冷眼旁觀這位記憶中沒什么印象的學弟,要如何處理此事。
將門出身的他,雖然瞧不起一些世家大族的做派,但是有一點他還是比較注意的,那便是在軍中交好一些出色的低階武官,作為自家的助力。
他看這陳明成說起來頭頭是道,不由有心讓此人放手做上一場,若是能夠解決了眼前這個難題,他倒是不介意替陳明成引薦下自家長輩。
若是不行,那也沒什么,不過是證明了此人是個眼高手低之輩罷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下令自己的部下集中了起來,警戒著這些聚在一起的蒙古俘虜。
陳明成先是把印象中最深刻的達楞揪了出來,兩人離開了大隊蒙古俘虜交談了一會,達楞便返身回到了俘虜之中。
片刻之后,3、4名蒙古俘虜便跟著他走了出來,他們離開俘虜人群約2、30步,在陳明成面前停了下來。
這時達楞同他們說了幾句話,幾人或是低頭不語,或只是搖頭,似乎都沒有人答應達楞的要求。
達楞繼續詢問了幾句,幾人依然沒有答應。達楞似乎就此失去了耐心,他同一邊的陳明成說了兩句,陳明成便讓身邊的騎兵給了他一把腰刀。
接過了武器后,達楞便毫不猶豫的對著剛剛搖頭的那人,當頭砍了一刀,那名蒙古騎兵下意識的抬起右手擋了擋,頓時被達楞砍下了一截手臂。
不理會受傷哀嚎的那名蒙古俘虜,達楞又繼續砍了幾刀,生生把這名蒙古俘虜砍的氣息全無。
他這時方才提著刀,抬頭注視著剩下的3名俘虜說了一大桶話,這三名俘虜方才連連點頭的同他說了些什么。
隨后達楞便帶著這三名俘虜返回了大隊,再次提出了十多名俘虜。在一通爭論和再次增加了兩具尸體之后,達楞再次進入大隊時,身后已經有16名護衛。
他便這么一次次的挑選人員出來,再一次次的說服了其中的俘虜,最終從這堆近千人的俘虜中挑選出了332人。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跟在他身后逃離戰場的逃兵。
曹變蛟預估了下局面,發覺現在被達楞說服的蒙古騎兵,已經同自己率領的部下相為接近。且看到其他蒙古俘虜對于達楞的做法,也變得慌亂和憤怒起來,他便叫停了達楞的行動。
他帶著300多投降的蒙古騎兵,還有自己的部下近400人,更有1100余匹馬往南走了走,同郭沖再次匯和了部隊。
郭沖此時手上也匯集了500多明軍,一千五、六百俘虜,還有近2000匹馬。
曹變蛟讓達楞對這些新的蒙古俘虜篩選一次,把蒙古降騎擴充到了600余人。
他同郭沖兩人商議了下,決定把隊伍中受傷的明軍挑選出來,先把這些馬匹帶回后營去,其他人則一起去增援自家的主將。
陳明成、達楞帶著50名明軍,把600多蒙古降騎分成了10只小隊,在前方為明軍開道,而曹變蛟、郭沖帶著7個百人隊跟在后方。
為了在作戰時能夠區分這些蒙古降騎,陳明成還下令讓這些蒙古騎兵截斷了左手一段袖子。
曹變蛟等明軍軍官觀察了一下戰場,便決定從自家陣線的左翼繞過去,切斷蒙古右翼中軍和后營之間的聯系。
在這只千多人的騎兵部隊向**擊時,陳明成還有意的引導了自己這只部隊,沖擊了數個剛剛聚攏起來的蒙古騎兵小團體。
剛開始的時候,隊伍中的蒙古降騎還不忍心朝這些剛剛的同伴揮刀。不過在戰場上,這種婦人之仁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在對方騎兵的抵抗下,損失了數人的蒙古降騎,終于還是忍不住對自己的同袍動手了。
而只要對著同袍揮過一次刀,接下來再揮舞刀劍,似乎就沒有什么不適應了。
而在明軍和一些真心投靠明軍的蒙古俘虜的監視下,即無法脫離隊伍,又無法在隊伍中制造混亂的蒙古降騎,很快也就認命了。
當曹變蛟指揮著這只夾雜著蒙古降騎的部隊,出現在蒙古右翼臨時營地同中軍之間時,查干也剛好率領挑選出來的2000名騎兵出營,準備增援貴英恰。
在營地留守的這些部落首領的爭吵中,原本猶豫不決是否增援的查干,在看到了帶著貴英恰命令前來的親衛后,頓時想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他不過是大汗派來催促貴英恰出兵的,右翼部隊如何調動,這是貴英恰這個右翼主將的職責。如果他插手了右翼部隊的指揮問題,導致右翼失利,不就成了貴英恰的替死鬼了么。
查干不僅立刻答應了挑選人馬出擊,還決定親自上陣支援,免得戰后貴英恰追究他故意延誤戰機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