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魯克寨桑的嚴令下,伊日畢斯手下的殘兵敗將不得不賣力的,對山坡上的灌木進行了大面積的清理。約莫一炷半香的時間后,虎魯克寨桑的要求終于被滿足了。
隨即虎魯克寨桑便把部隊分成了10份,每個通道各對應了一份部隊。
這些部隊的攻擊順序是,打頭陣的是,30名騎術武藝最為嫻熟,身穿鐵甲的金帳武士,他們的任務是打開明軍防線的缺口。
之后的第一個百人隊,主要任務是支援金帳武士,并協助他們擴大缺口。
最后一個百人隊的任務是,沿著前面部隊開辟的道路,一直沖進明軍陣地的腹心,徹底擊潰山崗上的明軍。
這些金帳武士的確沒有辜負虎魯克寨桑的期望,從山腳到山崗是一個近500步的長緩坡。
金帳武士以6騎一行,排成了5行,前后行間距一個馬身的距離,排成了沖鋒的隊形。
在這30名金帳武士的身后,隔著10個馬身間距的,是第一個百人隊。這個百人隊以5騎一行,排成了20行。
跟在這個百人隊身后的,是最后一個百人隊,間距和排列方式都和前一個百人隊沒有什么區別。
一匹馬從靜止到全力沖鋒,對于熟練的騎士來說,會大致分為行走、慢步、快步、疾馳四個階段。
500步的長緩坡,已經足夠完成一名騎兵從靜止到全力沖鋒的距離了。
達木丁作為大汗帳下武士的十夫長,他的武勇甚至得到了大汗本人的稱贊。
雖然各蒙古部落中都有著這樣的傳,說現在的金帳武士是一批不如一批了,別說不能同成吉思汗時期相比,就連區區一個遼東野人部落組建的,所謂八旗白甲兵都不如。
對于這種傳,達木丁一向是耿耿于懷的。不過戰場上,金帳武士對上后金八旗的數次敗績,卻又讓他無辯解。
當虎魯克寨桑前來挑選人手時,他是少數幾個主動請戰的武士之一,這讓他得到了大總官虎魯克寨桑的好感。而他也從一名十夫長,成為了領導30名金帳武士沖鋒的先鋒官。
達木丁毫不猶豫的把自己放在了第一排正中的位置,他的這個英勇無畏的舉動,頓時大大的激發了同伴們的士氣。
分成5行騎兵橫隊向著山崗上前進時,在狹窄的通道內,這些金帳武士們幾乎就是腿挨著腿在前進。
達木丁所率領的這30名騎兵攻擊的通道,正位于從北面數下來的第三條通道,這條通道的寬度并不是很齊整,部分地方突出的灌木樹枝還抽打到了兩側外邊騎兵的靴子。
不過這樣的地形,也讓這些騎兵的注意力變得更為集中了。達木丁在控馬上山時,幾乎一不發,他把自己所有的精神灌注在了,估算通過這條上坡通道的馬匹速度上了。
他幾乎完美的利用了這條坡度的長度,在即將登頂時把馬匹的速度催到了最高。
此前從山崗上逃離的騎兵,已經同他們講述過了山崗上的防御設施。因此達木丁在坐騎的速度達到最高時,突然舌綻春雷似的大喝了一個字:“跳。”
明軍的長矛手斜向山坡處的長矛,離地約有一米七、八的高度。正常狀況下,馬匹看到矛頭對著自己的頭部一定會作出避讓的舉動。
但是因為狹窄通道的擠壓,和身上這些騎術精良騎士們的操控,第一排6匹馬除了最北面的一匹馬,因為膽怯繞開了面前的長矛陣,沖入了邊上的灌木叢摔斷了腿外,其他5匹馬全都騰空跳躍了起來。
這跳躍起來的5匹馬,三匹馬正正的撞在了長矛上,連人帶馬數百斤的重量,加上加速度,頓時折斷了這些長矛。只有達木丁和身邊的一名騎士,策馬跳過了長矛陣。
但是兩人的馬匹都沒能越過,壕溝后方那堵矮墻,達木丁反應敏捷迅速從馬背跳了下來,滾入了矮墻之后,順便還躲過了一輪火器射擊。
但是另一名騎士運氣就沒這么好,幾乎被人頂著腦袋開了一槍。他最終和他的馬一同掉落到了壕溝中,頓時壓住了幾名長矛手。
達木丁突入了矮墻之后,打了滾就站了起來,揮舞著單刀砍殺了身邊幾名躲避不及的弓箭手,這段矮墻后面的弓箭手和火器手頓時被他驅散了。
但是在追砍這些弓箭手的時候,他眼角的余光很快便瞄到,這些敵人后方的一隊長矛手正向他趕來,似乎要戳死他這個漏網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