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挽明 > 第103章 無名英雄

      第103章 無名英雄

      “馮學士,華秘書郎都來了,你們都進來吧。”朱由檢對著外間跪在地上的兩人說道。

      馮銓、華琪芳謝過了皇帝之后,便曲著身體走進了內間。朱由檢的視線在兩人臉上轉了轉,才開口說道:“朕想要為遼東死難將士寫上一篇祭文,但是翰林院那些老爺寫出來的東西完全抓不到重點。

      遼東將士死難于國事,大多數人連個名字也沒有留下來,這場戰事對于我大明來說,可謂既悲且痛。

      朕希望讓天下人知道,他們現在過上的安穩生活,都是這些無名烈士付出犧牲的成果,不管是朝廷還是百姓都不能忘記這些烈士。

      但是紀念這些無名烈士,不是要損傷我大明將士保衛國家的信心和勇氣,祭文中不可過于哀傷凄切,成為自怨自艾的文字。你們兩人,誰可按照這個意思寫上一篇?”

      對于皇帝的請求,華琪芳覺得過于突然,腦子里絲毫組織不起這樣一篇祭文。站在他身邊的馮銓,沉默了一會,便對著皇帝躬身說道:“臣愿意勉力一試。”

      朱由檢頗為贊賞的看了馮銓,便讓出了自己的位置,對著他說道:“學士到朕的位置上來,坐下慢慢寫也可。”

      皇帝的禮遇固然讓馮銓心花怒放,但是他倒沒有高興昏了頭,堅持不肯坐在崇禎的座椅上,他半曲著身子,拿著筆站在宣紙面前思考了片刻,就筆走龍蛇,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篇祭文出來。

      放下筆的馮銓,看著面前剛剛寫就的文章,大有意滿志得之心。雖然這篇文章給他斟酌的時間不是很久,但是一氣呵成之下,文思如涌。

      就他自己看來,這二年來他作的文章都沒有超過這一篇的了。而且剛剛在皇帝的禮遇之下,他有如神助,一手行書更是寫的超出了平時的水準。

      如果不是在皇帝面前,他倒是很想再寫上兩幅字,來抒發下胸中未盡的筆意。

      當馮銓為自己的文章和字體得意的時候,他并不知道他這番功夫,倒是媚眼兒拋給了瞎子看。

      朱由檢看著面前宣紙上的飄逸文字,內心糾結成了一片,就好像回到了后世看醫生處方的感覺。王承恩雖然焦急,但也不敢當著皇帝的面,說出皇帝差不多就是一個半文盲,只看得懂正楷的瘋話來。

      仔細辨認了半天之后,朱由檢終于決定不再為難自己了,他對著馮銓冷靜的說道:“馮學士果然文思敏捷,短短片刻就能一揮而就。不如就請學士為朕讀上一遍,也好讓朕好好品味一二。”

      對于皇帝的要求,馮銓不疑有它,立刻從頭到尾把自己的文字讀了一遍。

      馮銓寫的祭文并不長,也就八、九百字。不過的確比翰林院這兩天送上來的,那些傷春悲秋的文字要正面積極的多。差不多把崇禎剛剛說的意思,都說到了。

      在馮銓抑揚頓挫的宣讀聲中,華琪芳頓時感覺一陣失落,他現在終于明白過來了,剛剛他失去了一個親近皇帝的大好機會。不過他到沒有怨恨馮銓,反到敬佩其這位前閣老來了。

      雖然從內官那里提前知道了些情報,但是能在這短短時間內打好這么一篇氣勢磅礴祭文的腹稿,他的確是有所不如啊。

      華琪芳正在哀嘆時,朱由檢卻從這篇祭文內喚醒了一些舊時記憶。那是他前世在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游玩時,所見過的一段碑文。

      當馮銓讀完了自己的文字時,朱由檢終于記起了整個碑文。他覺得,這個碑文用于紀念這些遼東無名的死難將士,也沒有什么不妥。

      沉默了一會之后,他對著馮銓說道:“馮學士,你替朕記錄一段文字,作為遼東忠烈祠的紀念碑文。”

      正等著被皇帝夸獎的馮銓,頓時有些愕然,不過他很快調整了下自己的心情,平靜的回道:“臣,遵命。”

      “…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測,剛不能制,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朕加之而不怒,此其志甚遠,所懷甚大也。所懷者何?天下有饑者,如己之饑;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別親離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敵而求大同。風蕭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敗,或囚或歿,人不知之,乃至隕后無名。

      銘曰:嗚呼!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來兮精魄,安兮英靈。長河為咽,青山為證;豈曰無聲?河山即名!

      人有所忘,史有所輕。一統可期,民族將興。肅之嘉石,沐手勒銘。噫我子孫,代代永旌…”朱由檢閉上了眼睛,慢慢的復述著自己回憶起來的碑文。

      崇禎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能否接受這段文字,但是他第一次見到這段文字時,卻是深深被感動了。

      馮銓記錄完皇帝口述的碑文,心里卻變得有些不安了起來,甚至都忘記了向皇帝出頌揚這段文字。

      不是這篇碑文不好,而是用這段碑文去紀念的對象,似乎被贊頌過了頭了。

      這樣的文字用于紀念文臣猛將,他都不會說什么,但是用來紀念那些無名的軍士,這實在是有違他的認知。

      自古以來,哪段歷史不是帝皇將相,文人雅士創造的。一群填于溝壑的無名之輩,如何能當的起大勇之人的稱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