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四大貝勒共同執政,眾滿洲權貴議政的政治制度,在楊鎬看來,這是一個權力分散,內部勢力互相牽制的有缺陷的政治制度。只要稍稍加以收買,就能讓四大貝勒之間出現分裂,從而導致后金的內亂。
在他同阿敏、代善等后金權貴的交往中,也證實了他的猜測是正確的,這些后金權貴對于內部的矛盾從不加以掩飾,即便是在他這個明國使臣面前,也毫不隱瞞對于政敵的厭惡感。
是以楊鎬頗有些躍躍欲試,試圖在四大貝勒之間做些什么,來促成這種內亂的發生。在楊鎬看來,不管這場內亂誰贏的了勝利,都會讓后金元氣大傷,讓遼東平靜上幾年。
不過朱由檢認為,這位舊遼東經略估計的似乎太過于樂觀了。在他所記得的歷史上,現在這位后金的天聰汗幾乎沒遇到什么阻礙,就游刃有余的除掉了,現在同他并列齊驅的三大貝勒。
也就是說,哪怕楊鎬什么都不做,后金四大貝勒之間的矛盾也是要激化的。但是以明朝在遼東的軍事力量,和那些遼東將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
朱由檢幾乎可以確定,當皇太極收拾完自己的政敵,這些遼東軍大約都不會知道后金發生了什么事,或者說假裝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這種狀況除了敗壞明朝那點可憐的信用度外,就是堅定了后金內部中間勢力反對明朝決心,順便給皇太極增加一些統治的威望而已。
說到底,就是明朝沒有干涉后金內部事務的力量。因此,即便是后金內部出現了親近明朝的力量,明朝也無法給予他們軍事上的支持。
而指望后金內部自行發生變化,再出現一個順義王,顯然是楊鎬的妄想。
朱由檢沉吟了半天之后,終于下定了決心,他對著王琦說道:“你回去后,告訴楊太常,不要試圖去說服阿敏背叛后金,我們現階段還支付不起這個代價,也暫時不需要遼東的戰爭再持續下去。
阿敏現在背叛后金,他的損失會很大,但是我們能夠給予他的支持卻幾乎沒有。即便是他成功從后金分裂出去,也不會對我們有什么感激。這不過是前門驅虎,后門迎狼的結局。
后金的八旗制度,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各八旗旗主名義上擁有對旗民的控制權力,但是在戰時,八旗旗丁的軍事指揮權力卻統一在后金大汗的名下。
努爾哈赤自起兵以來,八旗軍就一直征戰不休。八旗旗民幾乎沒有安穩的耕地種田時間,這也就使得八旗旗主對于旗民的控制權力大大降低了。
黃臺吉在四貝勒中實力最為低微,但是憑借著接任后金大汗的大義,戰時對八旗軍的統帥可謂名正順。
只要戰爭一直延續下去,他就能利用八旗軍制,把女真各部熔煉為一體,削弱八旗旗主對于領民的控制力量。
后金的軍制,戰爭所獲除了三成交于國庫之外,其余繳獲就會由大汗分于參加戰爭的各旗軍隊。但是按照八旗制度,各旗旗民生產出來的財富,卻歸于各旗旗主支配。
如果想要讓后金內部的斗爭失去控制,只要繁其枝葉,削其根本就可以了。只有八旗內部的旗民認為,種田的收入比打仗的收益更高,后金才會發生真正的內亂。
說服一個阿敏或是幾個女真親貴,是動搖不了女真的根本的。光靠我們花錢去收買,也影響不了女真下層民眾渴望戰爭的心理。”
對于皇帝的分析,王琦只能理解一小半內容,他只能硬生生的背下來,準備帶回沈陽去向楊經略進行復述。
朱由檢在辦公桌前來回走動了數次,才停下來繼續說道:“后金出產的大宗貨物,向來只有人參、貂皮和各種獸皮幾類貨物。
根據你們收集的情報,這些貨物在后金都是被幾個商人統一進行販賣,甚至于八旗旗主也難以插手。
讓楊太常轉告阿敏,我們并不想在后金內部找什么盟友,不過我們不反對同某些親近明朝的人士交個朋友。
如果阿敏,能夠成為后金內部維護同大明和平關系的重要力量,那么就是我大明的好朋友。大明并不愿意插手后金的內部事務,也不支持后金內亂中的任何派系。
如果他愿意成為大明的友人,那么大明愿意向他收購不限量的大豆和木材,并以棉布、絲綢、茶葉、瓷器作為貨款進行支付。收購價格可以比照沈陽市場高上一成,每兩年簽訂一次商業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