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奎拉自以為對付的不過是一些中國商人,但實際上他挑釁的卻是大明皇帝參股的殖民地貿易公司。而不少和四海貿易公司關系密切的西班牙商人和官吏,已經預料到了科奎拉的失敗,為了保住自己的財產,他們更是將馬尼拉的情報全部透露給了四海貿易公司駐呂宋的代表。
五月的菲律賓正處于悶熱的雨季,但是四海貿易公司駐呂宋代表郭慶所在的碧瑤卻依舊處于不到20度的涼爽天氣。這座被郭慶所發現的荒地,到了崇禎十一年已經成為了一處初見雛形的城市了。因為碧瑤優渥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這里除了成為四海貿易公司在呂宋的一個主要駐地外,也成了不少華人和西班牙人富豪的避暑之地。
在菲律賓第二季度稻米收獲之前,郭慶接到了來自北京增加收購糧食的命令。在華人帶來的先進耕作工具,再加上中國、日本、越南帶來的稻作技藝,使得菲律賓稻田的產量并不下于江南地區的水稻產量,每畝稻米年產量約在3-4石之間。
不過西班牙人的種植園經濟,使得全呂宋島的田地大約只有五分之二種植著糧食,剩下的五分之三則用于種植經濟作物,比如煙草、蕉麻、棉花、甘蔗等。在公司沒有進入呂宋島之前,菲律賓的糧食產量大致處于不足狀態。不過有著西班牙人從美洲帶來的玉米和番薯等作物,加上菲律賓群島的椰子、香蕉等熱帶水果和豐富的魚獲,食物倒也并不缺乏。
而只公司進入呂宋島之后,糧食種植面積及產量的上升,使得去年開始,公司就從呂宋運出了近180萬石糧食。今年的計劃是運出250石糧食,現在加上這額外的100萬石,也就是350萬石,應該來說問題還是不大的。
不過在了解了科奎拉和馬尼拉一部分西班牙殖民者的想法之后,郭慶決定再增加50萬石的糧食征購數量,這主要是針對那些投靠了馬尼拉的土人部族,以迫使這些土人部族**,打破科奎拉的計劃。
按照科奎拉和其部下的計劃,將會在收獲季節之后,聯合本島的土人部族和一部分越南奴工,在卡加延山谷、**平原及馬尼拉附近同時發動**,而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將會以平叛的名義進攻華人居住的八聯城,對這座重新興旺起來的華人城市進行洗劫。
5月-10月乃是菲律賓地區的雨季,這樣的季節對于火器使用極為不便,因此科奎拉打算將叛亂行動定在9-10月份。了解了科奎拉計劃的郭慶,顯然不打算給馬尼拉以充足的準備時間。
因此打算先迫使**平原附近的土人部族**,然后給日本發起護僑行動的機會,從而迫使馬尼拉停止針對華人的屠殺計劃。與此同時,公司也能從臺灣調集軍隊進入八聯城保護僑民。
馬尼拉和碧瑤之間的**平原是呂宋島上最具有農耕價值的一片土地,這片平原比起馬尼拉所在的內湖平原要廣闊的多。只不過西班牙人只在意尋找金銀礦藏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加上西班牙殖民者的人口不足,使得他們在占據了被土人開發后的內湖平原后,就一直沒有動力對這片布滿沼澤和森林的土地進行開發。
從內湖平原逃離的土人部族和四海貿易公司的向后努力下,這片土地終于開始慢慢展現出了魚米之鄉的潛力,阿格諾河兩岸開始出現了成片成片的稻田。
但是因為這片土地展現出來的富饒,也使得呂宋島上的各方勢力開始了角逐。被西班牙人從沿海趕入叢林的土人部族們,顯然已經被西班牙傳教士迷惑了頭腦,把自己遭受到的苦難算到了和自己爭奪土地的華人、日本人及越南人等外來人口頭上。
在**平原南部,領地位于卡亞坡山和邦加山之間的一位部族領袖波尼秀,面對公司派出的稅收官提出的比去年增長了一倍的稅收數額感到了憤怒。
他向著這位稅收官呵斥道:“這里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人民,你們究竟有什么資格向我們收取稅收?回去告訴你們的公司吧,邦板牙人沒什么可以給公司的,除了血和火…”
崇禎十一年六月十九日,波尼秀驅逐四海貿易公司稅務官事件,掀起了**平原地區土人**的開始。這些土人不但襲擊了公司在**平原的農業據點,同樣也襲擊了西班牙人擁有的莊園,不少越南奴工趁機逃離了莊園,加入到了邦板牙人的起義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