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大部分官員都支持金尚憲的主張,但這些官員卻大多沒有什么權力,只能在輿論上加以影響罷了。至于那些手握實權的官員們,倒是很清楚**軍隊究竟能不能打,一個個都站在了和的立場。
吳三桂和沈器遠在漢陽待了三、四天,沒能等到**王發出在北面堅壁清野的命令,倒是聽到了后金軍隊越過鴨綠江的消息。后金軍隊的入侵,很快就傳遍了漢陽城,讓整個漢陽的百姓們慌亂了起來。
不少兩班貴族已經開始將家眷送出城,去了南方的全羅道、慶尚道,而百姓則四處打探著后金軍隊究竟到了什么地方,會不會打到漢陽城下來。市面上的糧食價格很快就高漲了起來,即便是現在正是新糧上市的時候。
至于朝中的大臣們,現在倒是不再討論沈器遠帶來的消息是真還是假了,而是開始討論是否調集人馬北上抵抗,還是派出使者前去討饒求和了。此前極力指責沈器遠用心叵測的領議政兼都體察使金鎏,現在倒是一不發了,對于是戰是和的問題總是一句,“臣以為,這事應當由殿下裁斷。”
至于崔鳴吉和金尚憲兩派官員之間圍繞主戰、主和問題,倒是爭執了個不亦樂乎。只是那些主戰派官員雖然人多勢重,卻沒有一個愿意主動站出來北上御敵的。就連**王李倧都看出來了,崔鳴吉雖然極力主和,但好歹還是想要保存宗社和百姓。至于那些主戰的官員,則大多是想要推卸責任而已,他們除了引經據典反駁求和派的主張,對于如何抵擋后金軍隊南下,幾乎沒有一點辦法。
九月十七日,后金小股軍隊出現在北漢山一帶,守備這一地區長城的**官兵頓時散去,漢陽城北面的山脈落入了后金軍隊的手中。
當這一消息傳入漢陽時,李倧立刻想要跑路了。不過金尚憲、沈器遠攔住了他,兩人都認為后金主力沒這么快打到這里,如果只是一小隊人馬出現在漢陽城外,李倧就把漢陽城丟下逃亡了,那么漢陽城的守軍必然是軍心渙散,最終一哄而散的。
沈器遠雖然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保護好李倧,不讓他落入后金手中。但是他也沒想過讓后金這么輕易的拿下漢陽城,讓城內的庫藏、百姓落入后金之手的。
在金尚憲、沈器遠等人的勸諫下,李倧終于沒有立刻跑路,并聽從了兩人的建議。調撥附近的軍隊守衛漢陽;將漢陽的庫藏和宮中妃嬪轉移到江華島;派人前往打探,北面到底來了多少后金軍隊。
前兩條倒也罷了,唯有最后一項,即便是金尚憲、沈器遠許以重利,也沒有軍官肯出城去哨探北面的情形。最終還是沈器遠去懇求了吳三桂,才令他帶著五、六十名士兵出城打探去了。
九月十六日多爾袞、豪格進入了平壤城,大同江以北除了鐵山郡、皮島之外,主要的交通干道已經全落入了后金之手。兩人帶領部隊在平壤修整了一日,便收到了黃臺吉送來的軍令。
軍令中命令兩人繼續南下,務必在六日內抵達漢陽城下,將**王圍困在漢陽城內。而也就在九月十六日當日,黃臺吉率領三萬五千大軍五千輔兵,從九連城跨過了鴨綠江,奪取了義州。
隨后黃臺吉令揚古利率偏師攻打鐵山郡,迫使王化貞閉城自守,毛文龍率東江軍退回皮島。之后揚古利留從弟舒穆祿·譚泰領2500人圍困鐵山城,自己則繼續南下追趕黃臺吉的主力。
九月二十二日,黃臺吉率主力抵達了平壤,而豪格也率領鑲黃旗主力抵達了漢陽城北,將被吳三桂帶領2千多**軍圍剿的馬福塔、英俄爾岱軍解救了出來。
憑借著漢陽北面的山地形勢,在吳三桂冷靜的指揮下,這只**軍并沒有損失多少,就同豪格軍脫離了接觸,退回了漢陽城。只是他剛一回城,手下這些**軍就被金鎏以**王的命令接收了過去。
也就在這個時候,從鐵山城、漢陽城都放出了數只信鴿,將后金入侵**的確切消息,傳回了大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