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里不僅有著廣闊的土地可以占有,還不需要繳納田稅。為了鼓勵移民前往北美拓殖,對于大明移民開墾的田地,一律不收取田稅,但是必須以固定價格出售一半的糧食給予殖民地政府。殖民地政府只收取貿易稅和城內的房屋租金、港口船只停泊費用以維持日常支出。
和此時家鄉的天災人禍和繁重的徭役相比,北美大陸倒是真的成了大明移民眼中的一片樂土。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只要付出勞動就有收獲,這正是中國底層百姓最為喜歡的道理。他們很樂意將這里建設成為自己的家園,甚至都不需要官府多加干涉。
而在這兩年之中,王武緯也不僅僅只是修筑了一個洛杉磯小城,他還在洛杉磯以北1100余里的一處海灣內的半島上修建了一處定居點,稱之為新廈門。新廈門再往北去2000余里,通過希臘人發現的胡安·德富卡海峽進入海灣內,修建了第二個定居點,他稱之為新杭州。
之所以要修建新杭州,是因為在新杭州的北面有一座小島,氣候溫和、濕潤,環境宜人,還有著豐富的皮毛資源。島上有三個土著部族居住,因此被稱之為三姓島。新杭州的居民點主要就是和這座小島進行皮毛貿易,并和當地的土著進行交流。
和歐洲人的居民點將土著人居住區全部隔離在外不同,明人樂意接受愿意和他們一起居住的土著,并向這些土著人傳授文字、語、服飾、飲食等文化。
北美西海岸的土著膚色更類似于東亞人,和美洲其他地區的土著部族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相比起那些接受了歐洲人稱呼他們為印第安民族的土著部族,這些北美西海岸的土著并不認可他們同那些膚色較深的土著是同一民族。
不過在遷移到北美大陸的幾位讀書人看來,洛杉磯以北的土著很難說和墨西哥以南的土著是同一民族。因為在墨西哥等地的印第安人已經開始種植玉米、南瓜、土豆等作物時,洛杉磯以北的土著還在依賴于漁獵為生,并沒有發展起什么農業來。
這也就使得,北美西海岸一帶的土著部族從來沒有超過300人的,同建立起印加帝國的中美洲印第安部族難以相提并論。不過這對于大明移民來說倒是一件好事,分散而人口稀少的西海岸土著,至少不會拒絕大明移民在西海岸的擴展。
洛杉磯小城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開闊盆地中,除了一些丘陵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平地。洛杉磯河由東向西橫跨了整個盆地,這條季節性的河流以夏天容易爆發洪水及下游河道容易改道著稱。
小城位于洛杉磯河的南方,這里原來是印第安部族的一個村子。再獲得了明人的鐵器之后,這個277人的小部族就決定加入大明這個和自己膚色相同的大部族了。王武緯將這個小部族的族長之子收為了義子,給他取名為王西海。
憑借著這層關系,明人獲得了在這個盆地內居住的17個土著部族的認同,并獲得了這些部族的協助,對洛杉磯盆地、圣安東尼奧山、**山谷及落基山等地方的勘察。
洛杉磯盆地的面積大約近2萬頃,百分之九十以上被森林所覆蓋,除了松樹、柏樹和樺樹等樹種外,有一種紅杉最惹人注意。這種紅杉樹干筆直,動不動就是數人合抱,身高7、80米,凌駕于其他樹木之上。
這種樹木又防火又防腐,又不畏懼白蟻,堅韌性也很好,大風難以刮倒它們。如果不是看到森林中到處是這樣的巨樹,明人大約都要把這些紅杉當做樹神來崇拜了。不過即便是如此,每每走入洛杉磯附近的森林中,大家都會覺得自己仿佛來到了巨人的世界。
憑借著盆地內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南方肥沃的河谷平原,一座方圓一里的小城開始出現了雛形,在小城附近則已經開辟出了大約六百畝土地,雖然只能解決城內人口一部分口糧,但是大家都清楚,開辟出足夠的土地給養全城的居民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在這次大明船隊到來之前,王武緯已經和盆地內的17個土著部族簽訂了一項協議,以洛杉磯城的名義和這17個部族結成了同盟關系。洛杉磯城作為同盟的盟主將會保衛這些部族的領地不受侵犯,而且還將向這些部族提供鐵制工具和武器。作為回報,這些部族承認了大明的宗主地位,并將按照每個成年男丁每年繳納一張完整的海貍皮為標準,向洛杉磯城繳納年貢。這次同盟之后,理論上大明已經擁有了整個洛杉磯盆地的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