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回頭看了看黃道周,這位被袁可立稱贊不已的學問之士,從師承上來說也算是東林一脈。不過和那些光談學問不肯做事的東林領袖相比,黃道周倒算是難得的肯做事的人了。
比如他把黃道周調到豐鎮,負責處理蒙古右翼諸部的民政和司法事務。如果是劉宗周的話,估計早就撂挑子不干了。但黃道周倒是堅持了下來,投順大明的蒙古右翼諸部對他的行事也頗為滿意。
也就是看在這一點上,當黃道周從豐鎮趕來勸說他返回關內不要冒險時,朱由檢沒有讓人趕他回去,而是讓他待在了自己身邊伺候。
對于黃道周的日行一勸,朱由檢也習慣了,他裝作沒有聽見一般,張開雙臂向著周邊的河山虛虛抱了抱說道:“石齋先生,朕早就聽說你書畫雙絕,看這塞外如此壯麗的景色,我們腳下饒勇的將士,難道就沒什么感慨的么?何必如婦人一般,喋喋不休呢?”
被崇禎奚落了一句,黃道周雖然養氣功夫頗佳,但也有些不忿的回道:“臣區區寸心,乃是為陛下,為國家,為百姓而進,陛下如何能將臣同婦人相比…”
看著黃道周又要對自己講大道理,朱由檢趕緊岔開了話題說道:“是朕失,是朕失。不過石齋先生沒有詩興,朕倒是想起了讀過的一首詞,很合眼下的景物,不知先生能不能為朕點評點評?”
黃道周的大道理頓時被崇禎悶在了肚子里,卻又不得不回應道:“陛下請講,臣洗耳恭聽。”
看著四周被白雪覆蓋的山林和腳下大獲全勝的戰場,朱由檢想到的詞自然只有一首,他興致勃勃的念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聽著崇禎念完這首詞,知道這位皇帝連聲韻都押不準的黃道周頓時皺了皺眉頭問道:“這是陛下自己作的?”
朱由檢正想否認,卻聽見身后傳來一個聲音,“陛下果然是大明天子,這首詞真是道盡了陛下的氣魄和志向,下臣得以耳聞,真是三生有幸。黃臺吉區區跳梁小丑,日后必然為陛下所擒,臣預為陛下賀。”
“我不是,我沒有…”轉頭看去的朱由檢正想說道,站在他身邊的黃道周卻急急打斷了想要解釋的崇禎說道:“陛下之才學乃出于天授,此詞傳出之后,想來海外番邦都應當知道天命究竟何在了。”
聽到黃道周的暗示,朱由檢默默的合上了嘴,轉而對著向自己大拍馬屁的愛爾禮說道:“得了,你且起身吧。朕找你過來,可不是聽你來恭維朕的。”
愛爾禮立刻起身知趣的說道:“還請陛下吩咐。”
朱由檢指著遠處被逼到大凌河邊的正紅旗人馬說道:“等一會這些正紅旗人馬被圍住之后,你去見見代善,就說朕請他吃個晚宴,大家坐下來談談如何結束這場戰爭的事情。”
愛爾禮心里一涼,他有些支支吾吾的說道:“下臣倒是很樂意為陛下效命,但現在正紅旗和大貝勒都已經被我軍圍困,只要陛下下令,他們就要被碾為粉末。
大貝勒久經戰陣,一定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下臣此去,恐怕會被大貝勒以為是個騙局,是陛下想要活捉他的意思,說不好他會鋌而走險吧…”
朱由檢揮手打斷了愛爾禮的話語說道:“不會,代善殺了你又有什么用。你去的時候不妨問問他,就算他現在為后金立下再大的功勞,難道還能當上后金大汗不成?
既然他做不了后金的大汗,大明和后金之間保持和平的局面,難道對他不是最好的選擇么?
如今黃臺吉挑起兩國之間的沖突,除了讓黃臺吉一系的人馬得到了好處,對于兩紅旗、兩藍旗、兩白旗又有什么好處了?
自黃臺吉登基以來,借著和我大明作戰的由頭,先是控制了兩白旗,接著是鑲紅旗,現在是鑲藍旗,這正紅旗和正藍旗還能保持多久的獨立性?
朕自登基以來,對于后金一向以和平為要,什么時候發過大軍去攻打沈陽了?在朕看來,今日代善和莽古爾泰最大的敵人不是我大明,乃是后金國內想要奪取他們權勢的人。
所以,代善何必為了黃臺吉而拿自己和正紅旗將士的性命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