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完我同范文程不同,他雖然也是生員,但是家境貧寒,也就無法進入努爾哈赤的眼界。替女真人做了近十年的奴隸之后,他早就忘記了讀書人的氣節,只想著能夠出仕后金,改變自身的命運。
因此在文館建立之后,他做事的主動性要比范文程等漢人高的多。比如迎合黃臺吉想要加強**集權的心思,便向黃臺吉提出仿效明朝設立一整套官制,以變更現在后金混亂的議事章程等等。
得到了黃臺吉的首肯,寧完我頓時不假思索的說道:“大明以此書欺我后金,是料定我們難以辯駁,但是我后金又何須去辯駁。
南朝長于文事,但我國盛于武功。彼以文事相攻,我當以武力回敬之。大汗此前召蒙古各部首領入京,商議伐明還是討伐林丹汗,沈陽城內的大小親貴也咸知此事。
去年我國于南朝簽訂和議之后,明國商人往來沈陽城的也并不少見,奴才料此消息必然會傳入南朝耳中。
是以我國不管是出兵討伐哪一方,恐怕都會早有準備。因此奴才以為,大汗應當借此事為借口,發少許精兵掃蕩錦州周邊。一來以做南朝污蔑我國之回應,二來則懈怠南朝之心。
我國既然已經發兵攻打過南朝一次,想來察哈爾部和南朝都不會預料,我國今年還會再度出動大兵繼續討伐。此正是一舉二得之計。”
聽完了寧完我的話語,黃臺吉的臉色終于有了幾許笑意,文館眾人中,也只有這個寧完我的想法最合他的心意了。他對著寧完我點了點頭,淡淡的說了一個字:“善。”
黃臺吉拿定了主意之后,他便讓達海下達了諭令。諭曰:“自古及今,文武并用,以文治世,以武克敵。今欲振興文教,試錄生員。諸貝勒府及滿、漢、蒙古所有生員,俱令赴試。中式者以他丁償之。”
隨后他在朝議中,又以迷惑林丹汗為由,向大明進行一次小規模的佯攻。這個建議終于獲得了滿蒙親貴的支持,阿敏、代善只要保證營口不受影響,他們對于錦州這個后金公用的交易口岸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利益。
為了保住同大明之間的貿易關系,阿敏還授意長子愛爾禮主動向四海商行的管事做了一定程度的通報。
在阿敏看來,不敢出城野戰的明軍,就算知道了后金出兵進犯,也不過就是守在城內觀望而已。而此次后金出兵佯攻,并不是要攻下錦州、寧遠等地。因此他透露這個消息出去,不僅不會妨礙到后金的出兵計劃,還能向明人賣好。
此外后金出兵錦州、寧遠等地,相當于暫時封鎖了錦州這個陸上的貿易口岸,如果明人不切斷營口的海上通航之路,對于他和代善來說,反而是件好事。因為,這樣營口就成了后金和大明唯一的通商口岸了。
事實也正如阿敏所料,九月初,貝勒濟爾哈朗等出兵錦州、寧遠城外,劫掠了上千漢人返回沈陽,明軍只是坐于城內堅守,并不敢出兵同后金兵在野外對抗。
后金侵略錦州被明軍擊退的報捷文書傳回京城時,朱由檢和**謀部都是半信半疑的,畢竟除了一道報捷文書之外,祖大壽可是連一個首級都沒送到京城來。
不過考慮到安撫遼西的軍心,在孫承宗的建議下,朱由檢還是同意了對這次防守有功人員進行了嘉獎,但是精神獎勵多而物質獎勵少。
祖大壽和遼西將領們接到朝廷頒發的獎勵時,倒是頗有怨,認為現在這位崇禎皇帝比起他的兄長小氣多了。
后金的出兵雷聲大而雨點小,如此輕易的被擊退,讓崇禎倒是頗為狐疑。在他看來,后金如此大張旗鼓的召集新附蒙古各部議事征伐,絕不可能就這么輕易的被遼西這些明軍所擊退。
后金立國完全是依賴于武功之強盛,察哈爾部西遷之后,遼東蒙古各部雖然向后金所屈服,但是人心畢竟尚未穩固。如果后金真的要帶領蒙古各部出擊,必然是需要一場無可置疑的大捷,才能懾服這些新附的蒙古人的。
孫承宗和幾名**成員也是如此之想,因此**謀部繼續對北面各邊鎮下令,要求加強戒備,不得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