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氣,便繼續問道:“朝廷大約是撥不出什么銀兩了,你需要多少銀兩,朕讓內庫先墊上好了,救災的事不可耽擱啊。”
畢自嚴盤算了一下便說道:“如果能把明年計劃的海河整治工程提前到今年進行,那么臣大約需要8萬兩白銀作為救災經費;如果海河整治工程不能提前的話,那么臣需要15萬兩的經費才行。”
朱由檢思考了一陣,便回道:“提前工程的事情,朕要詢問下蔣申葆,朕覺得問題應該不是很大,至于錢糧上面,朕回去之后便命人撥付給你。”
畢自嚴趕緊對著皇帝道了謝,他遲疑了下便補充道:“其實陛下若是可以把左安門-朝陽門的鐵路交給順天府運營到年底,陛下還可以再減少3萬兩撥款。”
朱由檢愣了下,不由反問道:“這條鐵路不是說要八月初才能完工嗎?4個月的時間能抵上3萬兩?”
畢自嚴馬上說道:“每日從臺基廠到左安門附近上班的工人就足有五、六千人,馬拉鐵路開通之后,每人一日來回的車費為五分錢,一個月也有近8千余元了,加上其他貨物的來回運輸費用,四個月時間收益3萬兩,就算不到,也不會相差很遠了。”
朱由檢立刻搖了搖頭說道:“那些工人一天的工資也就8分到一角左右,讓他們拿出一半的收入去坐車,肯定是不干的。
而且這條鐵路剛剛修建好,運營的時候會不會出問題,大家也不清楚,朕看你想的未免過于理想了些。
再說了,這條鐵路宮內投資占了八成,交給順天府去運營,似乎也說不過去。朕還是照樣撥銀子給你,至于鐵路還是按照原計劃交給組建的城市交通公司去運營好了。
恩,朕之前下令,讓部分地區收了冬小麥之后改種玉米,不種谷子一事,順天府落實的如何了?”
畢自嚴同樣搖頭苦笑著說道:“除了以前種過玉米的村子,大部分地區的農民都不愿意聽從朝廷的命令。
他們都說,這種地要靠祖輩傳下來的經驗,不能聽憑官府瞎指揮。人哄地一時,地哄人一季。這要是種玉米沒有收成,他們可就活不下去了。
臣覺得今年的天氣也不是很好,要是改種他們沒有種過的玉米出了問題,鬧出事來反倒是傷了陛下的好意,因此已經擅自做主停下推動此事了。”
朱由檢聽了頓時有些牙疼,他也只能搖頭說道:“這天氣要是再旱下去,種谷子也未必有收成。這樣,7月沒到之前,你再讓各地的縣官下去宣傳下。
愿意改種玉米的,可以先預支一部分糧食作為收購玉米的定金,能改幾畝就改上幾畝吧。至于不會種,讓農科院、上林苑監的人去各地走訪下,傳授下種植玉米的技術…”
入城后,崇禎同畢自嚴在棋盤街分了手,就徑直返回了宮內。他一走進上書房便叫來了王承恩吩咐道:“你讓內庫給順天府撥付8萬兩銀子,作為救災之用。
另外通知徐省聲,讓他吩咐宮內開辦的各工坊,對工人補貼通勤費用。還有告訴運營城內鐵路的負責人,增加一個月票制度,預售整月車票,只需半價,可不限次數乘車,但只限于一人使用。”
王承恩連連點頭記下了崇禎的吩咐,他稍稍等了片刻,看到皇帝沒有再說話,便告退出門辦事去了。
接著朱由檢又對著一邊的呂琦問道:“朕出門的時候,可有什么重要的消息送上來嗎?”
呂琦上前行禮說道:“倒是有兩件事,一是楊太常從遼東傳回消息,后金已經同我大明簽訂了和議,楊太常不日就會返回。”
“這倒真是一件好消息,那么另一件呢?”朱由檢松開了眉頭,有些笑意的問道。
“陛下聘請的澳門軍官8人,攜帶著兩門紅衣大炮抵達天津了。不過…”呂琦突然停頓了下。
朱由檢好奇的問道:“不過什么?”
呂琦這才接著說道:“澳門有個什么日本貿易艦隊司令官的人,希望能夠進京晉見陛下。”
朱由檢沉吟了下便回道:“允許他入京城,但是隨行人數不得超過3人。另外,這些澳門人入京之后,讓醫學院派出幾名醫生對他們進行一個身體檢查。沒有問題,就讓陸軍軍官學校去接收這些雇傭的軍官和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