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會議上的眾臣還沒有反應過來,姚士恒已經帶著兩人走進了文華殿的會議室內。
跟在姚士恒身后的第一位,是一位穿著青色盤領官服的文官,有幾人認出來,這是糧食局的郎中笪繼良。
但是跟在笪繼良身后的,卻是一個穿著平民服飾的老人。汪逢元低著頭緊緊跟在笪繼良身后,不敢抬頭打量這間會議室內的情形。
會議室內的眾位大臣看到一個平民走了進來,頓時大感意外,一時之間會議室內突然安靜了下來。
朱由檢指著進來的兩人對著眾位大臣說道:“這兩人就是,負責建立大明糧食儲備系統的笪繼良,還有一位就是即將建立的大明**銀行行長汪逢元,他將決定承銷公債的數目。”
戶部尚書郭允厚對于皇帝的說法并不感到意外,不過其他人就有些嘩然了。
確定了定期召開國是會議的定例后,在一干官員的強烈要求下,除了六部九卿、內閣官員外,作為內閣儲相培養的翰林學士也被準予參與會議,學習理政的經驗。
翰林侍讀楊景辰對眼前發生的一幕就有些難以理解了,他首先站出來對皇帝抗議道:“陛下,發行公債收購糧食,是建立糧食儲備系統,抵御災荒之年的關鍵。
這種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怎么能讓一個平民來決定呢?臣以為這種做法有亂政之嫌,請陛下三思。”
剛剛被召回的右諭德莊際昌同樣認為,讓汪逢元這樣一位商人參加商討國政的會議,未免過于輕浮了。
翰林院的幾位官員吵得不亦樂乎,但是六部和內閣官員們卻并沒有出聲。朱由檢看著場中的情形,終于出聲說道:“既然你們對于大明**銀行的代表參與會議如此不滿。
那么朕也給你們一個機會,建立一個遍及大明的糧食儲備網絡,根據笪繼良的計算,第一期的投入最少也要500萬元。
既然你們反對讓商人承銷這些公債,其實朕還有另一個辦法,按照官員的品級,每人承擔若干金額的公債。
本著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的理念。朕為大明皇帝負擔公債10萬元,各位都是參與國是會議的重臣,每人購買公債5萬元,然后依次類推,諸位以為如何?”
剛剛還頗有些隔岸觀火的官員們,頓時被皇帝的話語嚇到了。他們一個個都出聲反對著,不是在哭窮,就是認為這種方式,只會逼迫官員們去盤剝小民,加重百姓的負擔。
這些官員并不是負擔不起公債的份額,而是生怕開了這個頭之后,今后皇帝要是缺錢就來上一次,他們豈不是成了皇帝的錢袋子。
不管是所謂的閹黨還是東林黨人,在這一刻已經忘記雙方之間的分歧,異口同聲的反對著崇禎的新方案。
崇禎的嘴角咧了下,他倒是第一次看到面前的官員不分派系、出身,有志一同的反對一件事。
朱由檢舉手讓眾人安靜下來,才略帶嘲諷的說道:“既然大家認為朕的新方案不可行,那么對于大明**銀行承銷公債的事情,各位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剛剛反對新方案的官員,立刻紛紛贊成照著原來的方案,讓大明**銀行承銷公債。
首先倡議的楊景辰也不由自主的退縮了,但是莊際昌卻沒有放棄,他繼續對著皇帝說道:“如果陛下要把事關國計民生的公債交付給商人來辦理,那么這個大明**銀行到底是一個什么組織?是官府的新衙門,還是一群商人開辦的典當行?”
朱由檢思索了片刻,便開口說道:“大明**銀行是在戶部的指導下,商人出資成立的一個負責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大明**銀行有獨立的運營權,但是必須在戶部制定的政策進行經營。當然,**銀行可以向戶部提出有利于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的金融方面的建議,并通過戶部轉化為為國家政策…”
朱由檢簡單的對著眾人解釋了下,他要建立的這個銀行的本意。除了郭允厚因為之前同皇帝聊過這方面的問題,因此理解的七七八八之外,大多數人都沒聽懂,這段帶著大量新名詞的皇帝的話語。
不過他們大致了解了銀行的基本作用是,為國家籌集專項建設資金,以保證朝廷提出的各建設項目能夠按期建成。
聽懂了這部分內容之后,大多數官員開始覺得,建立這么一個銀行,從商人那里籌集資金也沒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