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天下午,幾位徽州商人卻悄悄的被一名內侍從會同館內帶走了。
汪逢元、范無病五人分坐了三輛馬車,經過了20多分鐘的路程,便駛進了一條寬敞的胡同,在掛著一塊北京圖書館豎牌的門前停了下來。
汪逢元下了馬車之后,還注意到圖書館木牌邊上還掛著一塊較小的木牌,上面寫著同文館三字。
而同這兩塊木牌對應的大門左側,大約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在磚墻上釘著一塊四四方方的銅牌。
“錫蠟胡同3-11號。”站在他身邊的范無病,看著銅牌念出了上面的字。
帶他們而來的宮中內侍,似乎聽到了范無病的聲音,他轉身對著幾位徽商笑著說道:“這是北京圖書館的門牌號碼,陛下下令讓順天府把京城每條街巷,每個院落都編上門牌號碼,以方便郵政部門上門送信。幾位請跟我進門吧,不要讓陛下久等了。”
汪逢元和范無病再次打量了一眼這塊門牌,才跟著這位宮中的內侍進入了圖書館的院子。
圖書館的門面不是很大,但是進了跨院之后,幾位徽商才發覺,圖書館的正院的確是別有洞天。
在左邊的水池和右邊的花圃的環繞下,一條青石小徑直直的通向了中間的一座庭院。
庭院的中間是一座假山,環繞假山的是縱橫數百步的一個小廣場,東西兩邊的步道通往了兩側的廂房,而繞過假山后,一座二層建筑就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幾位微商注意到,不管是建筑內還是廣場上,都有不少人拿著一本書在研讀,而看著他們身上的服飾,可以很明顯的分辨出,這些在讀書的人并不都是士子。
從圖書館右側的垂花門進入了后面的院子,帶路的內侍在東廂房前停了下來,幾名侍衛正守護在門外。
內侍同守衛的侍衛交談了幾句,一名侍衛便進入了東廂房,隨后一向跟隨在皇帝身邊的王承恩便跟著侍衛走了出來。
在他的招呼之下,汪逢元等五人才小心翼翼的跟著王承恩,走入了東廂房內。
這是一間小小的客廳,東側擺著兩張太師椅和一張茶幾,而南北兩側則依次擺著椅子和茶幾。
一位頭戴著烏紗翼善冠,身穿盤領窄袖黃袍,腰間束著一條玉帶的俊朗少年,正就坐在東面的太師椅上,同坐在北側椅子上的三人閑聊著。
汪逢元等五人頓時對著這位少年跪拜了下去,行禮問安。崇禎擺了擺手,示意汪逢元等五人在南側的椅子上坐下。
朱由檢指著坐在北側的王本仁三人,對著汪逢元幾人隨意的說道:“這三位,你們應該不陌生了吧?他們都是四海商行的股東代表,將來也會參與到銀行的業務中去,你們今后可要好好合作啊。”
汪逢元趕緊不住的點頭說道:“認識,認識,這些天小民同這位王木商見過多次,在如何建立銀行的事務上交換了不少意見,小民受益良多。”
有些意外于汪逢元的說法,據朱由檢收到的消息,王本仁幾人同汪逢元等微商交談的過程中,絕不是汪逢元現在所說的這么風輕云淡。
不過朱由檢并無意去戳穿他,既然他們兩邊都不愿意把矛盾在他面前公開,那么他也就故作不知,給自己減少些麻煩了。
朱由檢話題一轉,對著汪逢元繼續說道:“朕聽王木商說了,你們經過幾天熱切的討論,已經達成了籌建大明銀行的共識。
對于大明銀行的出資方面,朕將會撥付200萬兩白銀,戶部以**稅收為抵押出資150萬兩,四海商行的貨幣兌換業務剝離出來后作價80萬兩,此外四海商行再出資70萬兩,而你們將會籌集500萬兩,共計1000萬兩的股本的,對嗎?”
汪逢元尚沒有回答,王本仁已經迫不及待的回答道:“的確是如此,小臣同這位汪朝奉正是怎么談的。”
汪逢元卻沒有附和他的說法,而是慢騰騰的對著崇禎說道:“小民前天對王木商說過確定會出資,不過當時小民并沒有肯定說要出資500萬兩,而是說還要再同幾位同鄉確認一二。”
王本仁頓時大怒,不過在崇禎面前他也不敢過于放肆,只能瞪大了眼睛對著汪逢元說道:“簡直是豈有此理,前天你還對我說出資方面問題不大,今天如何又想要反悔了?你,你這是欺君之罪…”
汪逢元頓時想要反駁王本仁給自己帶帽子,不過朱由檢已經有些不快的說道:“王木商不必如此,這投資入股銀行原本就是自愿的,汪朝奉就算不想參與了,朕也絕不會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