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蘇長清王承恩 > 第58章 收買

      第58章 收買

      徐應元也想要告退的時候,朱由檢叫住了他說道:“這廣源典當行借著交易所規則的漏洞撈錢,你找個交易不當的名義罰他三萬兩,這事就這么了結了吧。”

      徐應元愣了下,趕緊忙不迭的答應了。朱由檢沉吟了一會繼續說道:“股票交易所的事情你盡快了結了,過幾天朕打算讓你去趟四川?”

      徐應元頓時抬起頭看著崇禎,小心的詢問道:“陛下要微臣去四川辦什么事?”

      朱由檢看著他說道:“石柱土司對我大明忠心耿耿,渾河血戰數千石柱土司兵衛國犧牲,朕打算好好嘉獎石柱土司一番,并冊封秦土司為忠貞侯,這是第一件事。

      奢安之亂尚未平息,而四川、貴州兩地民眾死傷已經有近百萬人,但是朕到現在為止都沒看見,這些死傷百姓遺留下來的土地是怎么處理的,你帶著人給朕好好調查一番,這是第二件事。

      廣西、云南、四川、貴州是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眾多。奢安之亂久久不能平息,各地土司現在對我大明態度究竟如何,也需要進行詳細調查了解。你去查訪下各地土司,有能力、聲望高者都要奏報上來,朕要調他們入京任職,這是第三件事。

      這最后一件事么,你把蜀王給朕弄上京城來,蜀王的家產先借來充作軍費,用來整頓西南軍隊和衛所。你能辦到嗎?”

      前面三件事徐應元毫不覺得為難,唯有最后這件事讓他感覺汗流浹背,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雖說替皇帝辦差,他原本不需要畏懼什么,但對待宗藩卻是讓人棘手的任務。

      自從昔日永樂皇帝奪取了侄子的帝位之后,每一任皇帝對于藩王的態度,就成了一種微妙的自相矛盾的方式了。

      他們時刻警惕著這些藩王是否有什么異想,又不愿意背上刻薄對待宗藩的壞名聲。畢竟永樂皇帝起兵的理由之一,就是建文帝刻薄對待親藩。

      而他們這些太監們同外廷的文官不同,雖然名義上也是皇帝的臣子,但實質上卻是皇帝的家奴。

      這宗藩畢竟也是皇帝的親戚,只要他們沒有什么謀反的事跡,一個太監去逼迫蜀王這樣名聲還算不錯的藩王,十之八九會被天下宗室群起而攻之。到時皇帝為了自己的名聲,把他丟出去堵塞眾人之口怎么辦?

      朱由檢遲遲聽不到徐應元的答復,不由有些不耐煩了起來,“你對朕的命令可是有所不滿嗎?為何沉默不語?”

      徐應元趕緊叩首說道:“臣不敢質疑陛下的命令,臣一定會勉力去做。不過這蜀王向來對朝廷恭敬有加,臣怕到時天下宗藩借此攻擊陛下。臣一死毫不足息,但要是污了陛下的名譽,臣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朱由檢有些啼笑皆非,他對徐應元為自己開脫的話搖了搖頭說道:“朕讓你把蜀王弄上京城來,又沒說要治他的罪,你有什么可擔憂的。只要你把他帶回京城,剩下的事朕自有主張,你究竟能不能做到?”

      徐應元終于不敢推脫,戰戰兢兢的接受了崇禎的指令。朱由檢看著徐應元出門之后,才轉頭對著王承恩問道:“朕的那位祖母和王叔有答復了嗎?”

      王承恩頓時躬身說道:“回陛下,鄭太妃已經接受了陛下的條件。不過她提出一個要求,就是陛下要明詔召回福王入京侍奉母親,不能用中旨。”

      朱由檢哂笑了下說道:“皇祖鄭貴妃還真夠小心謹慎的,唯恐被朕忽悠了去。福王叔父的上表什么時候會到?”

      “回陛下,一來一去大約要10多天。”

      朱由檢想了想,便問道:“朕記得,再有10天就是恩科開考了,本次主考官是那兩位?”

      “回陛下,禮部侍郎楊景辰、曾楚卿二人為本次會試的總裁官。”

      “派個人去貢院通知他們,本次會試出一道關于孝道的題目。然后讓大明時報這些天多刊登一些,關于古人盡孝的故事。等到福王叔父的表章入京之后,審核一遍就全文刊登出去…”

      豐城侯傳達了皇帝的回復之后,貴族院內安靜了片刻,就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了起來。

      襄城伯有些疑惑的詢問道:“這5000元限額是什么意思?難道我們買1000元,也送5000元面額的股票不成?”

      豐城侯頓時轉頭看向了邊上的徐應元,徐應元立刻懶洋洋的回答道:“意思是,5000元以下,你買1000元股票,可以拿2000元的股票,兩年之后陛下用2200元向你購買回來…”

      聽完了徐應元的解說,泰寧侯頗為不樂意的說道:“現在商人放債一年,利息也要在六成以上。借給陛下兩年,才給一成利息嗎?”

      其他勛貴頓時紛紛附和了泰寧侯,徐應元撇了一眼泰寧侯和眾位勛貴之后,才慢悠悠的說道:“這次認購,純屬自愿。不愿意購買的,陛下絕不勉強。”

      徐應元的說明,頓時把勛貴們的起哄聲給憋了回去。拿出5000元兩年之后變成1萬1千元,除了少數幾人之外,大多數人在這次股票風波中的損失都拿回來了。

      他們只是算了算賬,就小聲抱怨著認購了自己的份額。原本對于皇帝的強烈不滿情緒,頓時消滅了大半。勛貴們最終以17萬元,認購了34萬元的紡織工廠的股本。

      不過宮內的資產管理委員會同四海商行顯然不愿意吃虧,同樣選擇了虛增股本,實際投資50萬元的棉紡廠,最后變成了100萬元股本的北京棉紡一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