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打開了印匣,取出了里面的官印在面前的白紙上按了下去,然后放回印章。
接著他把印匣推給了黃立極說道:“今后內閣不必再借用翰林院之印,這方印就是內閣專用之寶。今后凡是內閣所出的政策,用上此寶即代表朝廷法令,除非朕下詔書推翻。希望內閣諸位先生,能夠善用此寶。”
黃立極感覺自己的心跳的好快,雖然推行了內閣改革制度,但是他還是有些虛幻的感覺,并不確定皇帝是不是正的把權力授予了新內閣。
但是現在看到這個印章,他終于相信了。雖然崇禎授予印章時過于隨意了些,不過他可一點都不在乎。
黃立極楞楞的看著面前的印章發呆時,在他身邊已經起立的施鳯來趕緊提醒道:“快起身謝恩啊。”
黃立極這才醒悟過來,起身領著眾閣臣對崇禎行禮,接受內閣之寶。
朱由檢隨后便說道:“朕想要說的已經說完了,接下來各位閣臣,請重新按照我們制定的目標,去重新制定一份工作計劃表,朕希望現在各位的工作計劃將會和之前有所不同了…”
替內閣確立了兩個目標之后,朱由檢便留下了心情有些激蕩的內閣閣臣們,帶著王承恩離開了文華殿的院子。
出了院子之后,朱由檢便對著身邊的王承恩吩咐道:“讓柳敬亭同姚士恒溝通下,關于內閣的兩個目標要全文進行刊登,并進行評論。
此外,讓柳敬亭再安排人員辦一份京華商報,專門刊登關于北直隸地方上的新聞,并把北直隸下屬各縣的物價按月進行統計刊登。”
“是的,陛下。”
“陛下,錦衣衛都指揮使張世杰求見。”院門外等候的連善祥,上前向崇禎報告道。
朱由檢抬頭看著遠處的張世杰,點了點頭說道:“讓他過來吧,伊莎貝拉已經出發了嗎?”
“是的,陛下。”連善祥答應著,讓宮內侍衛放張世杰過來。
朱由檢免去了張世杰的行禮后,就聽到了一個讓他有些錯愕的消息。
“陽武侯死了?他怎么死的?”朱由檢不由追問道。
張世杰低著頭謹慎的回答道:“是被同陽武伯有怨的董衛賢所殺。”
“就他一個人?陽武伯身邊的家丁呢?”朱由檢有些不相信了,這個時代那家勛貴身邊沒有十幾個家丁護衛著,他可不信一名老軍能突破十幾人的護衛殺死一個侯爺。
“陽武伯被陛下降爵、抄沒大部分家資后,就不得不遣散了大部分家丁,家中只留下了十幾名家生奴。元宵節后,陽武伯遵照圣命離開京城南下。
他們當晚就宿在通州驛,然后陽武伯說要出去走走,就帶著1名家奴出了門,結果被一直跟著他的董衛賢給襲擊了。那名家奴受了些輕傷,但是陽武伯身中數刀而亡。”
朱由檢只是沉默了一會,就嘆氣說道:“既然陽武伯死了,就讓他的家眷返回京城吧。他身后有什么后人嗎?至于董衛賢就發下海捕文書捉拿好了。”
“陽武伯遺下一子一女,董衛賢殺人之后并沒有逃走,而是向聞訊趕來的通州當地捕快投降了,現在已經被押入了刑部大牢。”
朱由檢有些愣住了,他能理解董衛賢報仇的心情,畢竟當國家法律不能保護人民的時候,就不能指望人民還會敬畏國法。
但是他不能理解的是,董衛賢報完仇之后居然不跑路,大明可不是后世的天朝,這個時代并沒有這么嚴密的軍警系統,董衛賢只要逃離現場,基本上就沒什么人能抓住他了。
朱由檢抬頭看了看天色,猶豫不決的說道:“時間不早了,葡萄牙人還在宣武門禮拜堂等著朕,先去了禮拜堂再說,張都指揮使你也跟著來吧。”
朱由檢說著便向著東華門走去了,張世杰毫不遲疑的跟隨上去了。在東安門外,朱由檢等人坐上了早就準備好的馬車,然后便繞了皇城半圈,向著宣武門一路駛去了。
快到西四牌坊時,朱由檢突然下令馬車改向刑部方向。在刑部大院一間辦事房中,幾名胥吏被趕了出去,走進房間的朱由檢命人把董衛賢帶上來問話。
張世杰、連善祥一左一右的護衛著他,刑部尚書薛貞也放下了公務,想要來陪崇禎審問犯人,但是被皇帝拒絕了。
看著下面遍體鱗傷的董衛賢,朱由檢只是皺了皺眉頭,便出聲問道:“朕能理解你找陽武伯報仇的心情,但是既然大仇得報,你又為什么要來投案自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