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建奴真的開始進攻的時候,龜縮在寧遠城內的遼西將領,連城門都不愿意出。坐視后金軍從容的圍攻錦州城,到了最后還是滿桂帶兵出擊,讓后金意識到錦州并不是沒有援兵的。
這些客軍將領早就對于這些遼西將門感到不滿了,現在能夠讓他們受到損失,為什么不支持朝廷呢。
在這種主客軍互相牽制的狀況下,遼東軍的整編終于開始了。首批復原的軍人有1739人,其中客軍人數為786人。
根據崇禎親自制定的復員政策,每個軍人發給一張復原軍人證書外,還應該發給相當于一年軍餉的退役金18兩。
當然為了減少銀兩的來回搬運,和某些軍士領取了退役金后再次混入到軍隊中去。退役金發放的是紙幣,每名士兵23元4毛錢。
而小旗則是40元,總旗80元,百戶120元,小旗以上者還可以安排在家鄉的官府內擔任胥吏或是低階官員。
第一批復原的軍士雖然對于離開軍隊很高興,但是對于朝廷所發的紙幣有些不信任,他們直接把紙幣當成不值錢的大明寶鈔了。
沒有背景的普通士兵打算自認倒霉,而那些復原的低階武官就不干了,他們圍著主持發放復原費用的孫云鶴低聲下氣的哀求著,希望能夠拿半價折換銀兩。
魏忠賢被崇禎趕出京后,孫云鶴在京城中處處裝孫子,好不容易才挨到重新起復。
大過年的,還要跑到關外這等苦寒之地做事,已經讓他夠郁悶的了。
且皇帝設置的錢糧發放監督制度,讓他雖然是主事者也不敢伸手,唯恐被人告密被皇帝問罪。
且紙幣不是銀兩,不能靠改變成色或是克扣數量來**。按照崇禎的要求,退役士兵的優待條件也早就公布出去了,孫云鶴不敢拿自己的腦袋去賭沒人告狀。
眼睜睜的看著一大筆錢從他手上經過,他卻只能望而興嘆,這就加深了他心里的煩躁。
這些低階武官居然還敢找上門來鬧事,頓時讓他憤怒了,他頓時對著這些武官劈頭劈臉的開罵了:“你們這些不知好歹的潑賊淫囚…”
對于這位脾氣惡劣的錦衣百戶大人的怒罵,這些低階武官頭一低就承受了,但是他們并沒有就此放棄要求,還是緊緊的跟隨著孫云鶴要求換銀子。
對這些武官來說,只要能拿回一些銀子,被上官罵上幾句又算得了什么呢?在他們的生涯里,被上官責罵,被文官羞辱已經習以為常了。
在他們看來,罵幾句又不會死人,但是如果能拿回些銀子,今后可是能夠救命的。再說了這位錦衣衛武官罵人的語也就這么來回兩句,一點都不如他們的上官和那些文官罵的狠毒刻薄。
對于這些他眼中的邊軍兵痞,孫云鶴頭上青筋暴露,感覺自己已經在爆發的邊緣了。
如果不是他這個辦事處的人手不足,他早就命人把這群兵痞趕出自己的院子了。
正當孫云鶴的情緒在失控的邊緣時,錦衣百戶張體乾從院外走了進來。
臉上始終掛著微笑的張體乾,看到院子里這么多人站著,不由也吃了一驚。
“諸位圍著孫百戶做什么?難道想要鬧事不成?”
“我們不是來鬧事的。”
“我們是來要錢的。”
“我們替朝廷戍守邊疆這么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怎么能拿幾張紙片就打發了我們呢?”
…
在院內眾位武官七嘴八舌的抗議下,張體乾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他同孫云鶴分工不同,孫云鶴主持復原,而他負責在遼東軍中建立軍法官系統,因此最近的日子他都在各營中找人談話,已經好幾天沒有回宅子里了。
聽完了這些武官的訴苦之后,張體乾頓時把臉拉下來說道:“別吵了,你們這是成何體統。老實說,如果不是陛下的恩典,你們能返回家中和家人團聚去?
我大明對軍士雖然有撫恤制度,但是可沒有什么退役金發放的制度。而且你們這些人平日里克扣了下面軍士的糧餉。拿去花天酒地,現在卻對陛下的退役金說三道四,難不成是想要造反?
你們現在拿的比那些普通軍士高得多的退役金,回到鄉里還能補上官缺,這樣還不滿足,你們究竟想要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