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些,沒有其他要求了嗎?”朱由檢喝著茶口氣溫和的說道。
崇禎變得如此好說話,讓黃立極不由大著膽子說道:“如果可以,還請陛下放過武庫清吏司的官員。這些官員任職最長的也就三年,可是武庫虧空都能追溯到萬歷十幾年,臣以為讓他們來負責,未免有些不太公平。”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黃先生,我們先不談如何處理武庫的事,這事先放放。我們先說說這個武庫賬目的問題,根據錦衣衛調來的幾位賬房查證的結果,武庫的賬目就是一筆糊涂賬。
朕想了想,既然兵部武庫賬目有問題。六部之中和財務、倉庫相關的賬目難道會沒有問題嗎?”
朱由檢的問話頓時讓黃立極有些難以回答,他張了張嘴,最后才含糊的說道:“或許有吧。”
“朕雖然知道民間有諺語曰:不聾不啞,不做家翁。但是朕作為大明的天子,總得知道這大明的家底還剩下多少吧?朕總不能這邊從小民口中奪食,然后轉身就填進那些貪官污吏的無底洞里去吧?”朱由檢微微嘲諷的說道。
黃立極頓時有些坐臥不安,他扭捏了一陣才說道:“那么陛下的意思,是要查賬嗎?”
朱由檢臉色不變得說道:“先讓各部自查,十天后,內閣選一名大學士領頭,戶部、都察院、刑部組織人手對各部進行查賬,只查三年內的賬目。”
聽了崇禎的話后,黃立極和王在晉都松了口氣。沒有錦衣衛參與,那么這次查賬倒不會弄的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朱由檢繼續補充了一句,“查完賬目之后,六部所有賬冊文件都交給翰林院派人掌管整理。王承恩,讓人把重華宮收拾幾間房子出來,用來堆放整理這些賬冊文件,名字就叫**檔案館。
今后六部除了未完成的工程項目賬冊,上一年度的賬冊都必須繳入檔案館進行收藏。想要調閱賬冊資料的,各自向各部主官進行申請。”
黃立極對此毫無異議,立刻滿口答應了崇禎。王在晉倒是想到了什么,但是當著皇帝面也不能出聲阻止。
見到黃立極對收繳六部檔案沒有意見,朱由檢不由放下了心來,于是隨口說道:“兵部武庫一案,朕不準備大張旗鼓。朕已經吩咐過田爾耕放寬處置了,黃先生不必擔憂了。”
三人接下去又稍稍交流了一會,朱由檢便示意兩人可以退去了。王在晉起身時,才想起一件事,趕緊對著崇禎說道:“天津巡撫黃運泰派人送來幾位番人,說是和此前上京的荷蘭番人是一起的,臣想請問陛下,這些人應該如何處置?”
“他們現在在那里呢?”朱由檢有些好奇了起來,這些自稱比爾同伴的是什么人了。
“臣把他們安置在了澄清坊大街東的北會同館,并安排了一隊兵丁進行保衛。”王在晉簡單的說道。
“做的很好,朕會安排錦衣衛接手的。”朱由檢對王在晉點了點頭說道。
看著兩名大臣離開之后,朱由檢頓時叫來了盧九德吩咐道:“你讓連善祥安排一隊人手,去會同館接手黃運泰送來的番人的護衛工作。另外讓許心素去看看,這些是什么人,來北京想要做什么…”
走出宮門之后,隨著引路小太監的離去,王在晉才對著黃立極埋怨道:“黃閣老,你怎么可以答應陛下,把六部賬冊資料都交出去的?”
黃立極有些摸不著頭腦的說道:“陛下說的不是很在理嗎?這是防止官員更替之后,胥吏篡改舊冊資料啊?”
王在晉有些無語的看著,這位沒有經歷過地方官的首輔,不得不小聲說道:“每年各部經手的項目,都有些虧空或是結余,都要進行沖銷抵賬。現在往年賬目收繳了上去,若是有心人拿往年賬目進行對比,今后各部賬目豈不難做了?”
黃立極有些不耐煩了,不過他嘴上還是說道:“不至于吧?我當年在禮部任職的時候,似乎從來沒遇到過這個問題。”
“這個兵部、工部、戶部原本就和其他三部不同,關于錢糧的事項繁多,因此…”
黃立極頓時擺手說道:“明初啊,你不要老想著自己的兵部的事,你也得替內閣想想。陛下剛剛說的話,有一句話老夫是很贊成的,作為一家的主事者,怎么能連自己的家底都不清楚呢?”
黃立極教訓了王在晉幾句就離去了,丟下了有些不知所措的兵部尚書。
王在晉細細想了想,才發覺作為內閣首輔的黃立極,改制后不在是協助皇帝管理六部的身份,而是直接作為吏、戶、工、禮四部的領導者了。
所以任何增強對于六部管理的舉措,實質上也等于是在加強內閣對于四部的領導權力,難怪黃立極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