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張彝憲得知幾位西洋番僧還帶來了幾千部書籍,一時無法動身的時候。這位干練的內侍,只是回頭小聲吩咐了身邊的錦衣衛幾句。
不多時,一隊從碼頭前往京城的商隊就被攔了下來。在錦衣衛的命令下,這只商隊的商人們不得不把自己的貨物搬下了馬車,先讓錦衣衛們征用了商隊的馬車搬運書籍和行李去了。
在邊上看著錦衣衛行事的王徵,終于還是沒忍住,他上前幾步對著正和金尼閣攀談的張彝憲說道:“我等雖然受皇命上京,然而公公令錦衣衛如此行事,豈不是擾民過甚了?我勸公公還是令人收手吧,我等之隨從已經去附近尋找馬車和挑夫了,公公不必如此行事,有礙陛下之圣明。”
“這位是?”張彝憲看著這位品階低微的官員,有些滿不在乎的問道。
“這位是揚州府推官王徵,也是陛下親自下詔進京修訂歷書之人。”徐光啟不緊不慢的說道,輕輕點明了王徵的身份。
果然聽說了這位王徵是崇禎點名進京之人,張彝憲立刻收起了臉上的輕慢之色。他語氣有些和緩的說道:“這些商人不過是逐利之徒,縱然是慢上了一天半天,也沒什么大礙。陛下親自命我來迎接爾等,難不成閣下為了幾名商人,就要讓陛下在京中久候不成?”
張彝憲的語氣雖然和緩了,但是話語中卻沒有和緩的意思,他給王徵挖了個坑,等著這位敢指責自己的七品小官口出怨,他回去就在崇禎面前給王徵下眼藥。
王徵還沒說什么,一邊的徐光啟和李之藻立刻開口岔開了話題,幫友人解了圍。王徵張了張嘴,終于還是說不出讓陛下等一等也無妨的話來。
有了錦衣衛的協助,碼頭上其他船只卸貨都停了下來,優先讓徐光啟等人雇傭的苦力搬運行李了。徐光啟雖然沒有對這些錦衣衛的行動說什么,但他還是吩咐了自己的仆人,給足了這些被強拉來卸貨的苦力工錢。
半個多時辰之后,等的有些不耐煩的張彝憲,終于看到徐光啟等人的行李都打包上了馬車。他對著徐光啟客氣了幾句,就自顧自上了自己的馬車。
對張彝憲來說,徐光啟雖然有可能成為崇禎的老師,但是他們這種士大夫絕對不會和他有什么交情,所以他表面上的恭敬做完了也就算了,再讓他浪費時間去和徐光啟等人交好,他可沒這個興趣。
從通州碼頭到北京城大約有40多里地,雖然有了錦衣衛強拉來的車隊,但是徐光啟等一行人到了晚上9點多的時候才趕到了北京城外的高碑店。
當晚進北京城已經是不可能了,車隊停在了高碑店的驛站門口,張彝憲讓趙春華叫開驛站的大門,然后讓驛丞叫人騰出上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