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善祥搖了搖頭,擠開了這群夢想著去南方撈上一筆的部下。這才幾天那,在信王府內的時候,一個個似乎都面貌煥然一新了。被調來守東華門之后,一個個就原形畢露了。
離開了信王的視線,再加上守衛東華門不能擅自離開,原本一班人分成三班輪值,這下連平日里的學習功課都無法上了,大家又回到了整天聊天吹牛的日子里去了。
不過總有些人,突然覺得這種日子有些提不起勁來了。就好像讓一輩子困在山溝里種地的農民,出去打了一次工之后,忽然發覺自己的生活失去方向了一樣。
雖然有些人還是一如往常的混著日子,但是也有人則悄悄的開始背著人看書學習起來了。
江南之繁華他們從信王的清客陳先生那里聽了不少,早就心癢難耐了。更何況錦衣衛去江南公干,總是能撈些好處的。
如此一來,大家擠破頭都想跟著連善祥,去江南公款旅游一番。
連善祥走進值房后,把包裹丟在桌子上,然后轉身對著跟進來的部下,黑著臉說道:“別想著下蘇杭這種美事了,是去福建探尋海防,說不定還有去海上走一趟,想去的就留下了,不想去的就給我滾到門口去值崗去。”
“出、出海?我可不會游泳,這等好事還是讓與你等吧,我去值崗。”一個剛擠進房門的校尉,聽了連善祥的話語后,忙不迭的收腿又轉身擠出了房門。
連善祥不過說了句實話,原本積極挨挨的房間內,頓時只留下了小貓三兩只。
看著試百戶趙晨芳也在留下來的三人之中,連善祥有些猶豫了,他把趙晨芳拉到一邊小聲說道:“你還是別去了,你家中只有母親和妹妹二人,要是出了什么事,你讓她們怎么辦?到時我也不好意思再見趙家嬸子了。”
稚氣未脫的趙晨芳臉色漲的通紅,似乎被連善祥的話給刺激到了,他有些激動的說道:“母親告訴我,既然繼續了父親的官職,就要上報君王,下撫黎民,不可借著錦衣衛的名頭敗壞了我趙家的家風。我既然已經從軍,就該為國家效力,出海就出海,有什么可怕的。”
看著這個倔強的少年,連善祥也只能摸摸鼻子認下了。趙晨芳的父親一向耿直,也是他的好友。當初就是因為在辭上得罪了頂頭上司,所以被派去了遼東探聽軍情,結果在覺華島上為國盡忠了。
8千將士、8千商民,外加無數的軍資,被后金奴酋一掃而空。而遼東大軍坐擁寧遠城內不敢動彈,事后卻報了一個斬首256級的大捷。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連善祥大醉一場,不久之后就半是主動半是被迫的接受了調入信王府的命令。連善祥覺得藩王府怎么也比這京城安穩一些,就順帶著把趙晨芳要到了自己手下來。
不過看起來這趙家的種始終是趙家的種,**臭未干就把報效君父掛在嘴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