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進八里鋪里的解放軍戰士們一個個如同下山的猛虎一樣,雖然他們跑了很遠的路,在不打仗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的腳痛,可是真得這仗一打起來,什么痛疼酸累都被忘記得一干二凈,滿村里子都響遍了“舉起手來,繳槍不殺!”的喊喝之聲。
田壯壯第一個沖進了駐守在這個村里的國軍團部,從來也沒有打過這么漂亮的仗,幾乎是不費一槍一彈,他便抓獲了這個駐守團的團長,這令他興奮不已。那個團長也知道大勢已去,所以連抵抗都沒有,當先地舉手投降了。
在團長的帶領之下,八里鋪的守軍紛紛放棄了反擊,走出掩體,舉起了手來,這場戰斗就真得如張賢所預料的那樣,第一營幾乎是未費吹灰之力,只有幾個戰士不小心被流彈擊中受了傷,竟然沒有一個死亡的。張義也算是身經百戰的人了,大大小小所經歷的戰斗不計其數,但是還真得沒有哪一次的勝利能夠象今天這般得輕松,他一個營,就真得滅掉了敵人的一個團!
那個守軍團長直到后來才知道,突進八里鋪里來的不過是解放軍的一支先鋒營,那個時候他的后悔莫及也就不用表了,是誰都能夠看出來,如果當時他稍微努力抵抗一下,就很可能令這個解放軍的先鋒營進退兩難了。
張義沒有忘記自己大哥的警告,在剛剛進八里鋪的時候,便剪斷了這個村鎮通往外界的通訊電話線,八里鋪的戰斗還沒有結束之際,他便派一連喬裝打扮一番,只當是從八里鋪逃出來的敗兵,蜂擁著奔向西面的牛欄江大橋。顯然看守大橋的守備部隊也聽到了八里鋪這邊傳來的槍聲,往這邊打起電話來,卻總也打不通,正要派人過去看看情況,便眼看著一隊隊的國軍敗退了下來,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些潰兵會是解放軍裝成的,所以一樣沒有一絲的防備,幾乎是轉眼之間,這座重要的鐵路橋,便被一連的人全部控制。不過,一連的戰斗卻有些拖泥帶水,為了保住大橋,拆除炸橋的炸藥,所以對于這些守橋的國軍官兵沒有追趕,放跑了幾十個人,為此,一連的連長還有些悔恨不已。
在八里鋪之外,張賢和熊三娃卻是悠閑自得地帶著十幾個人守在西面的路口,聽著八里鋪內打得熱鬧,直將那些被派來跟張賢和三娃把守的戰士們搞得心癢難受,恨不能也沖進村子里去。但是張賢卻沒有這樣的想法,聽著村里的槍聲漸稀,他的心情也是如同這槍聲一樣,漸漸地平靜了。在剛才的戰斗中,他聽到的槍聲雖多雖雜,卻沒有聽到幾挺機關槍在響,這說明戰斗并不激烈,也同時說明了死的人會少很多!當然,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國軍守軍跟法國人犯了一樣的錯誤,在這道防線前,只知道把槍口向東,對準解放軍來的方向,卻沒有想過兩面據守。
中午的時候,在關山團長和梁三師長的陪同下,劉興華軍長親自來到了八里鋪,此時這里已經成為了第一營的駐地,張義還準備著在這里稍作停留,然后繼續向昆明進軍。
劉興華軍長過來,卻是向他帶來了一個讓他真得覺得不可思議的消息:圍攻昆明的兩支國軍部隊,已經分別撤圍,二十六軍首先南去,然后第八軍見到二十六軍撤了,也跟著向南撤去。昆明之困就這么輕飄飄地解掉了。
聽著劉興華帶來的消息,張義又不禁想起了自己大哥當初的推測,這一切的一切,就真得跟是張賢所導演的一樣,從頭到尾,不差毫厘。他不由得對自己的大哥佩服以極了。
劉興華笑得已經是合不攏嘴了,便是連陪他一起來的關團長和梁師長也喜不自禁,一見到張義,便一起夸贊起他來,他們都沒有想到,第一營如此快速地趕過來,并且發動了奇襲,以不到五百人,拿下了國軍一個兩千多人的團,還奪占了交通咽喉,更主要的是竟然不死一兵一將,便是他們都承認自己若用一個師的兵力,只怕也不可能辦到的!尤其是劉興華,笑稱著張義已非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幾日不見,定當刮目相看了。
面對這些領導的贊美之詞,張義只能是暗自慚愧,他想如果沒有自己的大哥在這里,自己還是那個只知道服從上面命令的吳下阿蒙,只是這些榮譽他卻不敢如實地推給大哥,只好全部承接下來。劉興華又隨口問起了于得水和熊三娃在這次戰斗中的表現來,張義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對于劉興華這么看著自己的眼神,雖然有些心虛,卻也猜得出來這個軍長在想什么,畢竟他們彼此在一起相處了這么多年。劉興華的眼神里,帶著一種只有他才能體會出來的得意,這種得意分明是針對的自己的大哥。他知道,在大哥與軍長之間,實際上是達成了某種妥協,如今的大哥已經不是昔日威風凜凜的國軍少將了,而真正的成為了劉興華手下的一個兵!
劉興華的到來,不僅是向張義和他的第一營宣布上面首長對他們的嘉獎令,同時又向他們傳達著他們接下來的任務。
七十二軍不進昆明,而是繞過昆明,緊追著撤圍南下的國民黨第八軍跟第二十六軍,由路南縣繞過撫仙湖,過通海,向石屏與建水一線推進,以圖配合從廣西過來的第四兵團部隊及滇黔桂邊縱等地方部隊合擊南逃的國民黨第八軍和第二十六軍。
如今國軍的第八軍與第二十六軍,已經被統合成第八兵團,由兵團司令官湯堯帶領著,把第八軍原軍長李彌將軍和原第二十六軍軍長羅達將軍一齊拋開來,正在向越南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