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保羅也很有同感地道:“大家都不傻,那些戰俘們也都明白,所以更多的人還是選擇了不愿遣返。”
聽到保羅如此一說,韓奇馬上又來了興趣,經不住地問道:“那么,根據你的觀察,有多少人不愿意遣返呢?”
保羅思忖了片刻,也許是在心里作著計算,這才道:“我在其中的一個甄別帳篷里呆了一個上午四個多小時,總共詢問了十個人,平均二十多分鐘詢問一個人,只有一個人在想了很久之后,表示愿意被遣返;還有兩個人一直猶豫不決,最后甄別官認為他們太耽誤時間,而將他們劃入了愿意被遣返的行列里;其中一個人并沒有表示異議,但是另一個人卻又表現出了十分得不情愿,最終又強烈地要求不遣返,所以這個人也還是要求留了下來!”
韓奇點著頭,聽到這些話,他的心下里放心了不少,隨口問著:“這么說,也就是你那一上午詢問的十個人里,有兩個人接受了遣返,是嗎?”
保羅點了點頭。
張賢又問道:“那么,聯合國軍方面總共抓獲了多少的**戰俘呢?”
保羅道:“有兩萬一千多人的樣子!”
“這么多呀?”張賢有些張口結舌了起來,兩萬多人,已經差不多可以組成一個軍了。
保羅和韓奇同時點起了頭來,保羅向張賢作著解釋:“這些**的戰俘絕大多數是在**參戰的初期抓獲的。他們在開始的時候發動了五次進攻,前面兩次進攻給我們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但是從第三次進攻開始,我們便漸漸找到了他們的戰術特點,也不過是七天的攻勢而已,缺乏后續能力。這在他們發動的第三次大規模進攻戰中很是明顯,雖然那一次戰役我們打得也不好,但是在接下來的第四次戰役中,我們頂住了他們剛開始的猛烈攻擊,在他們準備退卻的時候,進行防守反擊,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他們發動的最后一次大規模進攻作戰的時候,套用你們中國人的一句成語,那就是強弩之末,所以這一次我們打得很是順利,在他們準備撤退的時候,我們利用我們的機械化優勢,進行快速反擊,包圍了他們數個師,但是最終只成功地消滅了他們的一個整師!”說到這里的時候,保羅顯得有些得意地道:“那一仗,我們就俘獲了他們八千名以上的俘虜!”
張賢默然無語,對于保羅所說的這幾次戰斗和戰役,他都參加了,而且那個時候他是作為保羅的敵人,可是如今卻又是作為這位敵人的朋友存在著,如果保羅知道自己曾與他作過戰,不知道又會有怎么樣得驚訝與憤怒呢!
為了掩示自己的不安,張賢故作平靜地口算著:“如果是十分之二,那么兩萬人就有四千人,兩萬一的話就有……”
還沒有等張賢算出來,保羅與韓奇便相視著一笑,保羅搖著頭打斷了張賢的話,對著他道:“不!不!不能這么算!”
張賢愣了愣,轉頭看著他,有些不解地問道:“怎么不能這么算?”
保羅道:“你剛剛過來,也許不知道,其實在這之前,我們已經分批地放歸有幾千的**戰俘,那些人很多都是十分堅定要求遣返的人員,所以也無需作甄別。留下來的這批人中,除了不愿意被遣返的人之外,可能還會有很多搖擺不定的人,如今我們做甄別的主要就是面對這一群人!”
“已然送歸的有多少人?”張賢問道。
“有六千人左右吧!”保羅告訴著他。
韓奇補充著道:“對于俘虜中的中**員,就算是他們愿意到我們國軍里頭來,我們也不會要的!”
張賢點了點頭,如此說來,剩下來的這一萬四千多名戰俘就是等待解決的最后一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