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靖澤的命令下達,整個影狼衛隊伍高效運轉起來。
一場圍繞泰坦巨人亮相、不見硝煙卻兇險萬分的謀略戰,率先在全球輿論場和外交舞臺上拉開序幕。
接下來的四十八小時,風云激蕩。
國際輿論場上,關于“m國危險生物兵器威脅東海安全”的報道和分析開始發酵,引發周邊國家乃至全球范圍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華夏外交部措辭嚴厲的聲明,更是在國際社會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m國陷入了被動解釋和否認的窘境,其“自由航行”的計劃蒙上了一層濃厚的陰影。
與此同時,華夏東海“海洋環境監測演習”編隊浩浩蕩蕩駛入預定海域。
由兩艘055型驅逐艦“昌南艦”、“薩拉艦”領銜的編隊,擺開陣勢,艦船上各種先進的雷達、聲吶、電子戰天線林立。
名義上是“科研”,但散發的威懾力不而喻。
空中,空警-500預警機如同翱翔的鷹隼,俯瞰著廣闊海空。
水下,數艘攻擊型核潛艇也已悄然就位,構成了看不見的水下長城。
龍鱗小隊則如同人間蒸發,早已通過秘密渠道滲透到位,在陰影中緊盯著目標。
顧靖澤坐鎮指揮中心,面前的大屏幕上分屏顯示著國際輿情動態、演習編隊實時位置、衛星監控畫面以及“深潛者”斷斷續續傳來的加密信息。
他像一位沉穩的棋手,審視著棋局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先生,m國的探險者號(泰坦運載平臺偽裝船)已在xx海域與護航艦隊匯合,航向正朝我演習區而來。速度未減。”
情報官匯報。
“對方護航艦隊有什么異常?”
“旗艦為伯克級驅逐艦,另有兩艘護衛艦。電子偵察顯示其雷達和通訊處于活躍狀態,但未進行明顯的挑釁動作。”
“繼續監視。演習編隊按預定方案,加強水文測量和環境采樣作業,把科學嚴謹的姿態做足。”
第三天清晨,預料中的對峙終于發生。
m國的探險者號在其護航艦隊的簇擁下,逼近華夏演習編隊劃定的外圍警戒區。
雙方艦船在廣闊的海面上形成了對峙。
“這里是華夏海軍,你方已進入我方演習警戒區域,請表明身份和意圖,并保持安全距離!”
華夏驅護艦上的擴音器用中英文反復廣播。
m國艦隊置之不理,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