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麥心這個村子到青城至少需要四天的路程,一路上加上吃住的時間,等到青城已經是五天后的事。
一路上,狄雄和秦麥心說了開在青城的萬花樓這些時日的收入,青樓就是賺錢,才短短幾個月,竟然就有二千多兩的收入。
這些收入對秦麥心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不過她暫時還是將這些錢全都存放到了狄雄那里,等自助餐開業,她需要雇傭人替她種菜或是收購蔬菜的時候,再問狄雄拿。
她現在有一整座山,菜地暫時不需要再買了,等山上開墾的差不多,事情進展順利后,再擴充土地面積。
青城目前還是司馬國的二級大城鎮,人口數量就已經達數百萬之多,占地面積更是達到幾千萬公頃,商鋪林立,人口流動數量巨大,是司馬國的二級經濟和商業中心。
其位于司馬國東部弧形海岸線的正中間,地處三角洲的最東部,東流向東海,水運交通發達,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更是為其商業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而這也就是十幾年后的青城就躍居成為了司馬國除了京城之外的第二大城市的地理原因。
政治原因,則是這座城池是司馬凌昊的封地,司馬凌昊的大多數活動都是在這里舉行的。
經濟原因,則不得不提秦麥心在里面起到的作用了,那時候的秦麥心將自己身上的所有資金都投入到了此地,加上她利用了手里的資源,制造話題,硬是青城給捧了起來。
這里稱得上是她前世幫司馬凌昊奪得天下的始發地。
司馬凌昊登基,秦麥心死后,曾有史學家比較過青城和京城的區別,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建筑。
京城的建筑體量一般都很大,一個單體一兩百米的跨度是再正常不過了,遠遠看去,就像橫躺著的摩天大樓。青城的建筑用地向來緊張,面寬不到二十米,卻蓋了二十四層成為當時司馬國最高建筑,被稱為青城最美天際線的海灘建筑群,幾乎每個商鋪都只朝司馬浦江露出個小臉,最少的不到十米。
不僅因為京城大青城小,還因為一個講究皇家氣度,而另一個則是在秦麥心到來之后,早早開始了現代才會實行的市場經濟。
那時候,首都還是京城,是司馬林國的政治中心;青城則是海外投資的熱土,司馬林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這種環境熏陶下的建筑習俗,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逆轉,也不會因為大量外來人口涌入而稀釋。如今,秦麥心又回到了這里,那種感覺是常人無法理解的,前世今生交匯在一起,望著眼前高大的城樓,駛入城池后,兩旁節次鱗比的商鋪,當真有種恍然如夢的感覺。
現在她會在這里重新開始,只不過這次的她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自己的家人而活,現在的青城還不是司馬凌昊的封地,她完全可以在他到來之前,掌握這里的經濟動脈,就算不為報復,也為了替自己那無緣的孩子出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