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地方,跟齊城的情況也大差不差。
悲慘的現場,足以讓一個經歷過戰場廝殺的精銳將士當場落淚。
或許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軟肋,但在秦一一行的影響下,大秦的臣子,大秦的兵,心中最大的軟肋,除了親人,或許就是老百姓了。
這場災難沒有人能夠預料到,但九州的反應都很快。
秦沖的旨意還沒送達各地,九州各地的官府,卻早已自己開始行動了起來。
或許在地圖上還有地域之分,但在百姓們在秦長期以來的熏陶下,心早就連成了一片。
得知魯地發生大災后,趙國率先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不但在幾個時辰內,就籌集了第一批物資和人力火速前往魯地,同時發出告示,向全國百姓們通知此時,另外也開展了募捐通道。
除此以外,趙姬兒直接下令,打開全國糧倉,優先供給魯地百姓。
或許是因為趙地的百姓曾經也經歷過苦難,所以也想給別人撐一把傘。
趙國從多年前的幾近崩潰,到現在的逐漸富裕,多年積攢的那點糧食和其他物資,此刻毫不保留的全拿了出來。
趙地都如此,其他各地又豈會自私的念頭?
吳地、越地、楚地、燕地緊隨其后,就連燕北,張福也是毫不猶豫的下令開倉,要知道,在年前他們大部分百姓,還都吃不上飯呢。
他們的物資,也大多是以玉米為主,就這普普通通的玉米,那可都是他們寶貴的口糧……
大秦的詔書還未送達,各地就已經主動出動了,或許沒人發現,九州的心,不知不覺已經系在了一起。
……
夜慢慢來臨了,這是大災后的第一個夜晚。
齊城,依舊是燈火通明。
將士們舉著簡易的火把,依舊在不知疲倦的忙碌著。
百姓們也是一樣,他們只管跟在虎豹騎將士的身后,對方干什么,他們就跟著干什么,也不知為什么,這樣就能感到無比的心安,再累再苦,也充滿著干勁。
秦也沒有休息,縱使他也已經累了一天,渾身哪哪都酸痛不止,但他依舊游走在行軍大帳中,輕聲慰問著每一個受傷的百姓,鼓勵似的給他們挨個打氣。
他心里清楚,很多時候,能不能活下來,就靠著一口氣吊著。
他不知道自己的行動是否真的有科學依據,但只要能讓百姓們多一份活下去的信心。